立夏 | 外来豆,立夏饭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8年第01期 作者: 慕乔 

标签: 文化遗产   文物故事   文化符号   

跋涉千山万水、穿越丝绸之路而来的豌豆,和米饭完美结合,成为了中国人开启夏季的最佳美食。
喷香立夏饭
很多地区都有立夏当天吃立夏饭的习俗。立夏饭一般有两种:乌米饭和豌豆米饭。右图就是一碗用豌豆、香菇、咸肉、胡萝卜等食材焖制而成的立夏饭,不但鲜香可口,而且营养丰富。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厨人山鬼

立夏习俗多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当夜晚天空中北斗七星的斗柄,直指东南方向时,春夏的转折点——立夏日就到来了。

这是一年中第一个收获季节的开始:夏收作物茁壮成长,小麦扬花灌浆,水稻开始插秧……为了迎接这一天,古代君王会举行隆重的迎夏仪式。先秦时,天子身着朱衣,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到郊外祭祀,迎接赤帝;宋代又增加了在衡州祭祀南岳(衡山)、在越州祭祀南镇(会稽山)、在广州祭祀南海、在成都府祭祀江渎的仪式;明代帝王还在迎夏仪式后,赐冰给文武大臣。帝王重视立夏日,民间也不闲着,不仅有“称人”“斗蛋”这些风俗,还有专属的立夏美食。

在浙江农村的一些地方,立夏要吃用左邻右舍的米一同熬成的“七家粥”,喝各家各户新焙的茶叶煮出的“七家茶”。这种颇有仪式感的饮食风俗,为的是团结乡里,一同迎接夏收。湖北通山县民间的立夏饮食,是“吃泡吃虾吃竹笋”。泡是草莓,和虾、竹笋一样,都是当地春末夏初的物产。当地人说,“吃泡亮眼、吃虾大力气、吃竹笋壮脚骨”,其实是,这些食材清火解毒的性质正好可以调节夏日里的身体。而江西地区立夏日吃粉蒸肉,为的是“撑夏”。在炎炎夏日的煎熬开始前,吃些肥而不腻的五花肉,提前保证营养,按民间的说法,还可以不长痱子。北方的沂蒙山区在立夏日会和面做饼,包上肉丝韭菜,炸制夏饼,预祝夏麦得个好收成。而对我来说,立夏日最熟悉的味道,还是立夏饭。

责任编辑 / 周玥  图片编辑 / 朱浩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