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帽 唐代女子的面衣

燕德妃的帷帽
1974年,在陕西礼泉县昭陵发掘的燕德妃墓出土的《捧帷帽侍女图》壁画中,可见一位身穿半臂间色高腰条纹裙,头梳单螺高髻的侍女,捧着一件帷帽。一般认为,帷帽下部帽裙为罗纱一类轻薄织物制成,既能障蔽风尘,又不至于影响视线。
供图/FOTOE
1974年,在陕西礼泉县昭陵发掘的燕德妃墓出土的《捧帷帽侍女图》壁画中,可见一位身穿半臂间色高腰条纹裙,头梳单螺高髻的侍女,捧着一件帷帽。一般认为,帷帽下部帽裙为罗纱一类轻薄织物制成,既能障蔽风尘,又不至于影响视线。
供图/FOTOE
战场上的换装秀
唐武德元年(618年),隋旧将王世充在邙山大败瓦岗军首领李密,招降瓦岗众将。李密率残部仓皇投降李唐政权。同年年底,高祖李渊派李密率本部军队前往黎阳(今河南省浚县),试图召集不肯依附王世充的李密旧部,策划消灭王世充。
李密一行刚行至桃林,李渊突然反悔,下诏命李密折返回朝。李密怕高祖突起杀心,心中大恐,遂准备叛逃李唐政权。
深夜,一支神秘的小队在黑暗中潜行。他们身穿普通妇人的衣裙,头、脸皆以黑色的布帛遮盖,显得十分神秘。虽然装扮成普通妇人的模样,细看却可发现这群人身材较一般女子高大,且行动十分敏捷,行进有度——这正是李密带领的几十名骁勇士兵,为了避开李渊的监视,秘密叛逃,他让士兵装扮成普通妇人的样子,遮住面目,将兵器藏在衣裙之下,并亲自带领这批精兵趁黑奔向桃林县舍。凭借这巧妙的伪装,李密一行避开了官兵的耳目,顺利脱逃。之后一行人又改变装束突然冲出,迅速占据县城,抢夺财产,驱赶牲畜,然后直奔南山,凭借山险向东进发,又派人骑快马告知旧将张善相,命他出兵接应。
这可以说是一次教科书般完美的逃脱了,对于李密一行巧妙的“换装”,《旧唐书·李密传》这样记载:“乃简骁勇数十人,着妇人衣,戴羃,藏刀裙下,诈为妻妾,自率之入桃林县舍。”无独有偶,《旧唐书·丘和传》里也记载了相似的借用“换装”得以逃脱的案例:“汉王谅之反也,(炀帝)以和为蒲州刺史,谅使兵士服妇人服,带羃,奄至城中,和脱身而免,由是除名。”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