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机器人” 沉重的奇技淫巧

机器人迷思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机器人梦。从孩童爱不释手的机械玩偶,到荧幕上的科幻电影,上天入海、无所不能的机器人,超越了人体的局限,满足了人们对超能力的幻想。有趣的是,机器人并不是当代的专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古人对机器人的迷思和我们一样天马行空。供图/视觉中国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机器人梦。从孩童爱不释手的机械玩偶,到荧幕上的科幻电影,上天入海、无所不能的机器人,超越了人体的局限,满足了人们对超能力的幻想。有趣的是,机器人并不是当代的专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古人对机器人的迷思和我们一样天马行空。供图/视觉中国
1978年,“十年浩劫”结束不久,中国开始努力地探索振兴之路。当年10月,邓小平抵达东京,对日本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这也是中国的领导人史上第一次访问日本。
在参观日产汽车公司的座间工厂期间,邓小平对自动化生产的流水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流水线上,机器人取代人工精准地焊接车体。工作人员介绍说,工厂里的每个工人每年能生产汽车94辆。相比之下,中国最先进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每个职工只能年产一辆汽车。邓小平感慨说:“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
日产汽车工厂里的机器人,显然给了邓小平强烈的刺激。
直到今天,机器人仍处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而中国的机器人技术也“后来居上”,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不过,机器人看似是西方的舶来品,实际上中国古代曾在这个领域取得令人匪夷所思的成就。让我们看看古人制造的机器人有多酷炫。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