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马监驾牌 明代“弼马温”的工作证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7年第10期 作者: 朋朋 张琰敏
标签: 文物故事
在首都博物馆的“古都北京”展览里,有一件不太起眼的圆牌,大小略逊于手掌,上部是荷叶形的牌首和用来穿系穗带的圆孔,正面中间自上至下有篆书“驾牌”二字,左边是四字楷书“出京不用”,右边是楷书八字“帝字伍千肆佰伍号”,都是阳文。而在我们看不到的背面,其实还铸有楷书五行共二十七字,是“御马监随驾官勇士悬带此牌,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及借与者罪同”。

看到这里你大概就明白了,这是一块腰牌,可以说相当于现在的工作证,御马监的人跟随在皇帝身边时,一定要戴着它来证明自己的身份,而且不能借给别人。那么御马监又是什么呢?《西游记》有一节“弼马温掌管御马监,美猴王住进齐天府”,讲的是孙悟空因为大闹地府被阎王告到了玉帝那里,玉帝听了太白金星的提议,给了孙悟空一个照看天马的职位,是御马监的“正堂管事”。
这虽然是一部神话小说,但里面涉及的官职并非虚构,而是采用了明朝的官制。御马监实际上是明代的宦官机构。宦官在明朝历史上占有浓墨重彩的一笔,职权很大,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宦官二十四衙门,直接为皇帝服务,御马监就是十二监之一,设立于洪武年间。孙悟空曾经问属下自己这“弼马温”的官有多大,属下回答“没有品级”、“未入流”,但在历史上可不是这样。
御马监的前身御马司,设立时为正五品,掌管御厩马匹。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名为御马监,与司礼监、神宫监等都是正七品。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时,御马监变为正四品,其职责在管理御马之外,还需要管理诸国进贡的马匹和从地方收上来的马匹、骡子。由于御马监管理御马,自然就会有各种养马、驯马的人,因此也产生了一支由御马监统领的禁军,也就是驾牌上写的“随驾官勇士”。这支禁军产生于永乐时期,最初来源于各地卫所中挑选的精壮者和从蒙古地区逃回来的青壮年,职责是随驾和轮流担任宿卫,地位比亲军指挥使司管辖的上十二卫禁军还要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