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心意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7年第08期 作者: 韩韬 

标签: 食锦谈   

我写文字,总是按照缘份来的。眼下是盛夏,入了伏,食欲不振,有时只靠点心度日,且说说点心的事吧。

清代顾张思《土风录》里讲“小食曰点心”,和今天的概念一样。不过,这个名字还是让人有些不解。点心之称,至晚在唐已出现,时人说“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可见其初义指晨馔,或正餐外的小吃。“点”是动词,美味达心,让心安定,实在是很达意的。宋代还有“点饥”的说法,就没有“点心”来得美好。

关于点心,还流传一个故事:东晋时的某位将军烘制民间糕饼,犒赏血战沙场的战士,以表“点点心意”,点心的名字就此流传开来。这个故事虽然可信度不高,不过我更欣赏“点点心意”这个解读,一来言其每份量少,二来言其精细。

上月受蔡澜先生相邀,到北京参加先生的新书发布会,也尝到了几样旧式传统的糕点。过去,北京人不称“点心”而称“糕点”,里面有个忌讳,西四牌楼那里凌迟犯人,最后一刀插入犯人心脏称为“点心”。后来这种酷刑没了,“点心”的名字也慢慢回来了。

责任编辑 / 刘睿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