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是一种马具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7年第08期 作者: 朋朋 

标签: 文化遗产   文物故事   

所谓“节约”,最开始并没有节省、节俭的意思。与马衔、当卢一样,它原本是人在马身上装配的一种工具——马具。

从考古发掘来看,中国双轮马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随着马和马车的广泛使用,各式马具也在不断发展。节约多出现在马头的位置,是络头上皮条之间互相交叉或连接的一种小配件,材质大多为青铜或骨质,由一个或两个空心小管组合而成。一般较为小巧,皮条可以从中穿过去,由此连为一体。这个小配件虽然看上去并不起眼,但却非常实用,不但可以减少绳带扎绑的绳节,节省时间,还能有效避免绳索相交处的交叉错乱,起到稳固结节、控制马匹的作用。

节约主要流行于西周,以十字形、一字形、X形、H形等形式出现,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墓葬或遗址中也多有出土。其中间部分有时会呈凸起状,上面装饰螺旋纹、弦纹、蟠螭纹、动物纹等图案。这些精美纹饰,是马主人尊贵身份的象征。

节约这种马具主要流行于西周至秦汉。秦汉时期的节约大多为圆泡形,上面装饰花纹:秦代节约以云纹和蟠虺纹居多,汉代则多以动物形象为图案。图中展示的器物是战国虎头形银节约,收藏于内蒙古博物馆。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朱子浩
供图/上海微图
汉代鎏金团兽形节约。收藏于内蒙古博物馆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朱子浩
供图/上海微图

在时间和泥土的双重作用下,马辔头上的绳索和皮条往往消弭无痕,人们有机会见到的,只剩下连接它们的节约了。“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山东章丘洛庄汉墓,9号陪葬坑中就出土过一枚金节约。不论造型或纹饰,都与中原地区常见的节约多有不同。专家认为,金节约上鸟兽合一的动物形象,很有可能与北方草原文化,甚至中亚地区的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