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机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7年第08期

供图/FOTOE
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都有一种神奇的“粮食放大器”:一碗玉米倒进去,“砰”的一声过后,就变成了一麻袋爆米花。这就是老式的“黑葫芦”爆米花机,长相和声响都像一颗炮弹。
玉米如何变成爆米花?原来,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玉米胚乳中的水分快速汽化,淀粉也变成浆状物,体积随之不断膨胀。当玉米粒的外皮不堪重负,就会瞬间爆裂。普通的铁锅难以达到这样的高温,而且敞口的锅会让爆米花四处飞迸。于是,其貌不扬的“黑葫芦”应运而生。
“黑葫芦”用生铁铸成,造型浑圆,锅壁很厚,因此能承受非常大的气压。机盖处有粗壮的螺杆和弯头,扣紧后可保无虞。
每当“黑葫芦”出现在村头巷口,总能引来孩子们围观。卖爆米花的老师傅从容地把“炮弹”架在火上,一手旋转锅子、一手添柴、一边细听锅里的动静。摇手中间有一只气压表,指针随着火势缓缓上升,孩子们则渐渐往后退。大约二三十分钟后,老师傅威武地拎起“炮弹”套进麻袋,一脚踩住,然后用铁棍果断撬开顶盖。“砰”,一声惊人的炮响,白雾滚滚,整条巷子里都是爆米花的香味。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