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鱼事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7年第05期 作者: 韩韬 

标签: 食锦谈   

进入农历三月,桃花正娇艳。古人不太爱数一二三,排序的话第一叫做孟,第二叫做仲,第三叫做季。春三月,季春为末月,李贺有诗曰“光风转蕙百余里”,此时,是春天最有气势的时候。

若你在海边住过,就知道此时的海潮也是最有力量的,渔民们出海会大有斩获。

定时到来的潮水,一般称之为汛,春汛又被浪漫地称为桃花汛。我们国家的人很爱桃花,《诗经》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意思是桃树的虬枝像年轻人孔武有力的躯体,而桃树上的桃花则如同跳跃向上、绝不安分的火焰。


桃花汛里,最好吃的是桃花饭。桃花饭并非拿桃花来炊饭,而是另有趣味:这米饭要特意做成锅巴的样子,大米里还要掺上点儿黄豆面。如此一来,不单有米香和油香,白色和焦色,还有豆色与鹅黄。桃花的意味来自欢蹦乱跳的春虾,取其象形。所谓春虾,指桃花汛里捕捞来的对虾,不用特别大,反而小一些才好,逐个剥出虾仁备用。虾头绝不要冒失地舍掉了——找一块干净的细纱布统统包裹起来,大力地绞,将虾脑、虾黄绞成红艳艳的汁,从纱布的细孔中流出来,收集起来。然后,照着煎烹的法子炒一炒。还要添些季春颜色,配上甜豌豆和春笋粒,像极了一枝桃枝上生着的花儿啊、叶儿啊、芽儿啊。

责任编辑 / 刘睿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