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与酒的协奏曲
标签: 食锦谈

饮一碗健康酒
东汉史学家班固有“酒,百药之长”的说法。酒在注重药食同源的中国,被赋予了更多的功效。粗糙的白瓷碗中,盛上药酒,香醇又健康。白居易诗中一句“药酒醺醺引醉眠”,恰是药酒受人喜爱的真实写照。供图/视觉中国
东汉史学家班固有“酒,百药之长”的说法。酒在注重药食同源的中国,被赋予了更多的功效。粗糙的白瓷碗中,盛上药酒,香醇又健康。白居易诗中一句“药酒醺醺引醉眠”,恰是药酒受人喜爱的真实写照。供图/视觉中国
贵妃醉爱绿茵陈
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先生,有一出名剧《贵妃醉酒》,一颦一笑间,醉态无比动人。曾猜想,梅先生大概也是好酒之人,方能演绎出如此精彩的戏吧。可翻查民国掌故,却是另一番光景。
京剧四大名旦中,爱饮酒的是程砚秋和荀慧生。程砚秋在舞台上演绎的是命运凄苦的弱女子,舞台下却是豪饮老白干、怒打日本兵的硬汉。荀慧生呢,则钟情于绍兴花雕,虽是小酌可口的黄酒,但若是多喝几杯,也劲头十足。反而是梅先生这位舞台上醉态可掬的“贵妃娘娘”,私下里很少喝酒。就算喝,也基本上只喝一味酒。那就是同仁堂出品的药酒——绿茵陈。
茵陈是一种野草,用作药可以治疗黄疸等疾病。民间向来有“三月茵陈四月蒿,过了五月当柴烧”的谚语。只有初春时分的茵陈草,才能发挥它独特的药性。同仁堂的这味绿茵陈酒,看上去翠色通透,仿似薄荷酒一般,其实是用绿色的茵陈草加上衡水老白干酿制而成的。夏天饮用绿茵陈酒,酒助药效,有消暑祛湿之功。晚清民国时,这味药酒堪称同仁堂的招牌产品,流行于北京城的大街小巷。
梅兰芳先生是个严谨自律的人。烈酒伤身,尤其伤嗓子,他自然不会多饮。而百年老店精心炮制的药酒,饮用有助于健康。作为演员,难捱的夏日仍要粉墨登场,借助一杯绿茵陈酒解暑解乏,再合适不过。
责任编辑 / 周玥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