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诡谲到敦厚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6年第11期 作者: 赵恺 照夜白 

标签: 文物故事   文化符号   

物质产品能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从诡谲可怖,到端庄敦厚,商周礼器纹样风格的形成和突变,照应着两千年前那个伟大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国民生态。

王的诉求:隔绝天人

3700多年前,殷商部族的领袖成汤,背负着自子契以来十三代统治者的含辛茹苦和勃勃雄心,最终在鸣条一战大获全胜,夏亡。史书上说,成汤灭夏后,将大禹所铸之九鼎,迁移到商王朝的首都,以示神器流转、政权交接。九鼎好比后世的帝王印玺。

牛头纹
商周铜器纹饰中有一类表现的是自然界真实存在的动物,比如牛头纹,基本就是牛头的再现,其角的形状多属水牛角,变形较少。图为1977年洛阳北窑西周墓出土的一件铜方鼎。鼎腹四面均为高浮雕牛头纹,以突棱为鼻梁,双目圆瞪,阔口露齿,牛角翘起。整个纹饰线条相当凝练,呈现出一种庄重而威严的气势,堪称西周早期上乘之作。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柳叶氘

鼎,其实是一种烹煮和盛贮肉类的器具,在夏代已广泛使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被认为是夏代中晚期都城“斟鄩”所在地,那里出土过一件方格纹铜鼎,上有两耳,便于提携,下有三足,便于加温。这种制式被商人沿用,并在此基础上创新,铸造出双耳四足的方鼎。不过,考古发掘显示,商代不少青铜鼎在出土时并没有高温烧灼过的痕迹,不是用来煮东西的,那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呢?

最大的可能是祭祀。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个生僻的名词:绝地天通。

该词初见于《尚书》中记述西周法律改革的《吕刑》篇:“皇帝……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汉学家余英时先生在《论天人之际》一书中,对这段晦涩难懂的文字做过考证。他认为,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人皆可自由地与神只交流,大事小情全靠占卜来决定。到了历史的某一时点,当普世之王首度登上舞台,他需要上帝或天对他的绝对权威予以合法化。作为最早普世之王中的一位,颛顼,也就是《吕刑》中所谓的“皇帝”,便想剥夺普通人和上帝、其他神只交流的机会,就命令他所信任的巫师南正重和火正黎分管人事和神事,断绝天地之间、人神之间的联系,建立他自己与天神直接交通的管道。自此之后,只有君主和获得君主“代理权”的巫师,才有资格与天直接沟通。如何沟通呢?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祭祀和占卜。

责任编辑 / 郭婷  图片编辑 / 朱浩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