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乱帖》的乱世悲歌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6年第08期 作者: 贻芥 

标签: 风云人物   文物故事   

此图是王羲之的画像。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琅邪临沂人。曾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故世称王会稽、王右军。在书法史上有“书圣”的美誉。
供图/FOTOE
书圣王羲之生活在两晋之际的乱世,在与友人的一幅《丧乱帖》中,书写的墨迹由沉郁浓重的行书,化为奔逸欲出的草书。这既是羲之情绪的宣泄,也是乱世悲歌中的一曲。
荧荧夜灯如豆,偶尔跳跃的火苗中,映衬着孤笔只影。笔端下摹写出的《丧乱帖》,原作出于王羲之。那如泣如诉的“丧乱之极”,或许也是书者的心声。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詹彪 庞小凡
助理/朱子浩

一帖倾城

2006年3月13日,上海博物馆的展览大厅内挤满了参观者,一百余件中日书法史上的重要作品在此展出。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王羲之、王献之、怀素、苏东坡、赵孟頫、文徵明等,令人们蜂拥而来。展览持续了6周,但重要展品仅仅展出2、3周,而其中一件书帖更是只有短短的11天!无疑,它是展品的重中之重。

要看到这幅书帖,颇耗一番精力,须排三个小时的队,驻足时间却只有短短几分钟,但观者仍络绎不绝,怀着一种朝圣般的崇慕。因为这幅书帖自流寓海外后,历经千年之久,才第一次回乡“省亲”。错过了这个机会,下一次想再亲眼见它一面,不知要何年何月。

这幅书帖就是书圣王羲之的《丧乱帖》。

此图是王羲之的画像。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琅邪临沂人。曾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故世称王会稽、王右军。在书法史上有“书圣”的美誉。
供图/FOTOE

和王羲之流传下来的其它书帖一样,它并非右军(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故世称王右军)真迹,而是唐人双钩廓填的摹本。双钩廓填,是将一张薄纸覆于原本上,以细笔勾勒出笔迹的轮廓,再用墨填满空白。这种方法可以逼真地复制原作的字形、章法,号称“下真迹一等”。这件摹本在日本圣武天皇统治时期(724-749年)传入东瀛,其时,正是唐朝的开元盛世。后来和同样流入日本的王羲之《二谢帖》《得示帖》装裱在一起,初为手卷,又改为轴装。纵28.7厘米,横58.4厘米。也就是展览上所见《丧乱帖》的样子。

责任编辑 / 安洋  图片编辑 / 朱浩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