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龙:故纸暖人心
名人与收藏
标签: 文物故事

两年前,我在搜集民国时期着名大型画报《良友》的相关资料时,结识了导演高小龙。我原本也对他不熟悉,但听人提到他执导的作品后,着实吃了一惊。2000年北京申奥宣传片,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短片《笔墨纸砚》、《历史足迹》,2010年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每一部我都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不过健谈的高小龙,却并不喜欢言及自己的影片成就,相反,收藏却能让他谈兴勃发。他说:“我是一个把工作和个人兴趣分得很清楚的人,收藏民国书报刊是我工作之余的全部。我也是特别喜欢和愿意去跟大家分享的人,其实分享就是传播,这也是收藏的乐趣之一。”
缘起《良友》
高小龙是一个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大院长大的孩子。上世纪70年代,由于父母在这里工作,他可以阅读到电影制片厂美术资料室的各种期刊,享受到外界无法接触到的文化资源。而这,竟是让他走上收藏之路的土壤。
“当时,厂美术资料室里面有大量民国时的期刊、画报。此外,还有通过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引进的一些外国杂志,以及香港邵氏公司最鼎盛时期出版的一些杂志,比如《南国电影》等。这个资料室不对外公开,即便对内也只允许诸如导演、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美术等所谓主创人员才能借阅,以满足拍摄一些历史年代戏时的参考需求。我知道这个资料室的存在后,就一直缠着当时在西影做干部的父母,让他们带一些期刊回来让我阅读。虽然我父母亲的个性是极不愿意求人的人,但终究还是抵不过我的软磨硬泡,每月按时帮我借阅,可以说这个资料室是我少年时的一种精神寄托。”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