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床到圈椅
外来文化的中国之路——历史篇

图为敦煌壁画中北魏双人坐胡床,这张胡床,两木交叉,床面用绳索连接,可张可合,就像今天的马扎。

交椅——继承胡床久远血统的中国杰作
图中这张明式交椅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椅子——胡床的直系后代。它的椅圈曲线弧度柔和自如,俗称“月牙扶手”,制作工艺考究,通常由三至五节榫接而成,其扶手两端饰以外撇云纹如意头,端庄凝重。后背椅板上方施以浮雕开光,透射出清灵之气,两侧“鹅头枨”亭亭玉立,典雅而大气,是中国美学的典范。
图中这张明式交椅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椅子——胡床的直系后代。它的椅圈曲线弧度柔和自如,俗称“月牙扶手”,制作工艺考究,通常由三至五节榫接而成,其扶手两端饰以外撇云纹如意头,端庄凝重。后背椅板上方施以浮雕开光,透射出清灵之气,两侧“鹅头枨”亭亭玉立,典雅而大气,是中国美学的典范。
在中国传统礼仪中,怎么坐是很重要的事情。
因为没有椅子,魏晋之前的坐,均为席地而坐。席地而坐便有不同坐法:坐、跽坐和箕股。
古代的坐,就是屁股放在脚后跟上;如果想表示敬意或被对方所震动,臀部离开双足称为跽,就是跪着,由坐而跽,表示尊敬、警惕;箕股,又称箕踞、箕倨,这是一种不雅的坐姿:臀部着地,两腿或弯曲,以足底着地,或伸开双腿,状如簸箕。这种坐姿,代表着轻视、傲慢、鄙视、甚至仇视。为什么箕股是表达蔑视呢?因为古人是不穿内裤的,一旦伸开双腿坐,裤裆的私处就会暴露给对方看,这很不雅。
秦始皇与这后两种坐姿颇有故事。中学课本《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以行刺来威胁秦王政,吓得秦王跽坐,向唐雎赔不是(王长跪而谢之)。从此,愤怒的秦王政禁止使臣带兵器靠近他,可是他还是失算了,因为后来遇到荆轲又要杀他。荆轲刺秦王失败,在他临死时,挣扎着靠在柱子上,用箕股这种坐姿,暴露私处,再次羞辱了秦王政。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