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相望的风景
《富春山居图》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0年第01期 作者: 冬蕾 

标签: 文物故事   

有人说,中国山水画随便截掉哪一段都可以,因为画的不过是差不多的山山水水。那么,对于有『中国山水画第一神卷』之称的《富春山居图》而言,也是这样吗?岁月的流转中,它被迫分裂了,甚至还有部分被烧毁,这其中有着它怎样的无奈?离散对于它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2009年6月13日,浙江杭州,初夏的西子湖畔清新而宜人。位于孤山南麓的浙江省博物馆和往常一样按时打开了大门。不同的是,这天早上,等候在博物馆门外的观众比以往多了好几倍。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良渚文化玉琮王、春秋伎乐铜屋、战国越王者旨于剑……这些长期置于库房的顶级文物正静静地“躺”在展柜里,等待着人们的“膜拜”。

这天开幕的展览名为“国之瑰宝——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候选文物汇展”,30件顶级文物,件件都价值连城,也是浙江省博物馆成立80年来首次集体亮相。

一位中年观众一边观赏一幅古画,一边连连发出“可惜,可惜”的感叹。让他深感可惜的古画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又名《剩山图》。一个“剩”字道出了它的秘密——不全、剩余。确实,《剩山图》为《富春山居图》前一部分,后半部分《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位中年观众后来连续三天都来看画,问其原因,他说:“我曾在北京故宫的一次展览中看到过完整的《富春山居图》,不过那是复制品,这次想近距离地欣赏一下原作,真遗憾,这么完美的一卷山水画竟截成了两半,让人无法领略到它的全貌所具有的那种独特神韵和气场。有人说,中国山水画随便截掉哪一段都是可以的,看来并非如此。”这位颇有艺术修养的观众无限唏嘘。那么,对于这幅负载着盛名的山水画极品而言,分裂意味着什么呢?

责任编辑 / 戴莹  图片编辑 / 汤剑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