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不能没有的“中国面具”
外来文化的中国之路——当代篇

群山的呐喊
巨大的体量、繁复的结构、千万个被斩首的刑天叠造出眼前的长卷……你最初所见的“剪纸”之形,最终可能会被野性的血色、悲剧的呐喊所淹没。《群山》里面有什么?作者赋予它的是“传统”之痛,观众瞥见的,却有一丝现代实验艺术的疯狂。供图/邬建安
巨大的体量、繁复的结构、千万个被斩首的刑天叠造出眼前的长卷……你最初所见的“剪纸”之形,最终可能会被野性的血色、悲剧的呐喊所淹没。《群山》里面有什么?作者赋予它的是“传统”之痛,观众瞥见的,却有一丝现代实验艺术的疯狂。供图/邬建安
被斩首的刑天
为了配合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的拍摄,30岁的邬建安坐在他即将完成的剪纸造型新作《群山》中间,一条腿洒脱而轻松地伸展着,另一条腿却迫于空间、小心翼翼地蜷曲着。在按下快门的瞬间,我感觉,他的表情与其说酷,不如说像一个无辜的孩子。
《群山》是一幅巨大的剪纸,但是又似乎迥异于中国的传统剪纸。它以15000个巴掌大小的剪纸单元,粘贴组成形似桂林山水长廊的造型,总长约23米,高2.5米。《群山》将远赴香港,它会出现在一个6×7米的展厅四壁。根据设计,届时除了一扇门,几乎四围都是画面,能让观者仿佛进入群山的包围。
虽说是纸质的,这15000个小小的剪纸单元,却很难与中国传统的剪纸画上等号。外行人都能一眼看出来,它没有传统剪纸的对称图案,不像剪刀的作品,也许还含有类似民间皮影的那种雕刻、镂空技术。
更重要的是,这一个个单元可以说是像在流水线上那样,大规模“生产”出来的。利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为每一种图案建模,再激光雕刻,批量生成,就此组合出群山“巨阵”。而且,它突破传统剪纸作品的思维模式,在形式上立体起来。连绵叠置的山形,最终幻化出很多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其中最耀眼的是那个“舞蹈着”的刑天,他在战斗,在呼喊,在四处寻找自己的头颅……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