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江而生 因江而灭
长沙古城墙

长焦镜头下,新发现的长沙古城墙分段一览无余:精美的宋代青砖城墙外,包覆着朴拙的明代麻石。如此跨越宋、元、明三代的古城墙标本应是无价之宝。
古城长沙,从未这样为一段城墙的命运揪心过。2011年底,在距湘江东岸百余米的万达广场工地上,长达120余米,跨宋、元、明三代,由夯土、青砖、麻石垒砌而成,见证逾千年历史的古城墙,从两米深的地下被惊醒,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段临江的古城墙,从最早打下木桩开始,就一直没离开过脚下的土地。1917年,湖南都督谭延下令拆毁长沙城墙,它又侥幸逃过一劫。然而今天,等待它仅剩余的六分之五身体的,却是即将被肢解的命运。
发现最古老地面建筑
在长沙城的中部轴线往北一点,有一条自古以来通往湘江东岸的老街,名曰潮宗街。2011年底,新发现的这段南北走向的古城墙,就藏身在这条街的街口。
第一次亲眼见到这段城墙时,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柳肃被深深震撼了。只见它里外共两层,整齐而精美的宋代城墙在里,粗大却不规整的明代城墙紧贴宋代城墙,包覆在外。再往下,则是年代更为久远的基础。
“这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宝贝。”柳肃说。这段城墙之所以宝贵,是因为无论在湖南还是全国,能保存到现在的宋代城墙十分罕见。“全国也仅有十几处,湖南此前仅在茶陵有一处,现在已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