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图:收藏 拍卖 历史无价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8年第04期 作者: 宁宵宵 

标签: 易县   北京市   文物故事   

同样是民初的《中国全图》在纽约索斯比拍卖行以5万英镑的高价成交而在中国北京却遭遇到了尴尬流拍在玉器古玩动辄拍出天价的今天为什么国内古地图交易却如此萎靡古地图收藏的春天究竟何时才会到来?
在哈尔滨收藏爱好者安胜利家中, 保存着一幅长2米、宽 1.5米的象形中国地图,这幅地图1931年由哈尔滨北方商业石印局出版。地图中的标志物采用象形的人物、动物和实物图案。安胜利介绍,该图是他在哈尔滨一处旧物市场收集到的,像这样的象形地图在收藏市场上并不多见。

《中国全图》5万英镑的身价

北京琉璃厂东街看过去,一溜儿都是绿门红柱的仿古小楼,中国书店就在路口处。2007年11月的一天,秋季古籍善本的拍卖正在书店三层进行。狭小的空间摆满了发黄的图卷,其中并不起眼的一幅——1913年绘制的《中国全图》是这场拍卖的328号拍品。

“328号拍品,还有没有朋友感兴趣,请举牌。”拍卖师用带着问询的目光看着台下,又问了一遍。场内的人有的低头看着手中的图册,有的低声讨论着刚才成交的拍品,始终没有人响应他。就这样,刚刚展现在大家面前的《中国全图》,又被重新雪藏起来。拍卖场经过短暂的冷场之后,又因一本古书善本开拍而活跃起来,但没有人意识到他们刚才错过了什么。

走过了95个寒暑春秋的《中国全图》,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肚子里有说不尽的历史:图上的一处地名——“热”就是热河,那是清朝皇帝避暑的地方,比“热”更北的一大片土地当时是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外蒙地区。

就在1913年,新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建制改革,撤销了“府”这个地方级别,改称为县,于是奉天府、济南府这样的地名便成了逝去的名字。然而,这些地名却留在了改革行政建制前印制的地图上,《中国全图》成为了改制前最后一张以旧地方级别标称的地图。无论从学术意义还是收藏价值上都极其珍贵。

责任编辑 / 刘睿  图片编辑 / 杨剑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