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地图的鉴赏
标签: 文物故事
各朝代古地图的特点
中国各朝代古地图共同点在于:无论全国地图、分省图,或府、州、县地图,又或是专题地图,图中所绘的山脉、河流、城镇、军营、祠堂庙宇、宝塔石桥以及各类植物等地形地物,均用形象逼真的手法表示,而在绘画手法、地图标记、质地等方面又各有不同之处。
宋代古地图除了古籍中的插图以外,多为石刻;元、明、清三代的古地图则大多为绢本或纸本,清初以前绢本比例很大。
明代至清乾隆年间地图多采用青绿色调,河流、湖泊、海洋大都绘有水波纹(如图1),整体立体感较强,似山水画。而清乾嘉年间以后,地图中地形地物表现手法上趋向于符号法,色彩也较为浅淡,河流、海洋大都不绘水波纹。

宋、元、明时期地图上的名称标记,大都标注于圆圈或方块中,而进入清代以后,则大量出现贴签注记的特殊表现形式。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