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的真迹在人间?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12期 作者: 朱挺 夏雨清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而王羲之的《兰亭序》代表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也是历代书法爱好者的崇拜对象。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耿艺
东晋永和九年(353),王羲之酒后一挥而就的324个字,是中国书法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世人皆知《兰亭序》的字写得好,却“不知其文千古悲凉也”。
东晋太和四年(369),王羲之辞官回家,丹池赤水,书楼墨池……书圣的身影在浙江的山水里,悄悄地匿迹了。
我们寻找着书圣的遗迹、书圣的故事,剥离了历史的华美装饰,却在书圣光环的背后,发现了一个痛苦的病人。千古书圣王羲之,究竟还有多少我们不为所知的秘密呢?
绍兴城外的兰亭,又是一年桃花开。绍兴文化名人王云根是王羲之的第五十五代孙,每天,他都会执笔习书。王云根平日练习书法,临得最多的帖子,就是先祖王羲之的《兰亭序》。当然,他临的也都是后人的摹本。2005年的一天,王云根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电话。电话里的人自称是一个民间博物馆的馆长,他透露出一个惊天的消息:“我这里得到了一件稀世珍宝——《兰亭序》的真迹。”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