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鸭子掀起的波澜
阳光如黑客,猛然从靠东的窗户突降而至。估计是保安见我低着头穿梭在文物的间隙里,好心地拉开了窗帘。但是这一拉,却让我犹如被半夜鸡叫而惊醒。我悻悻地看着白蜡一般的阳光,看着它在数千件瓷像、瓷盘、瓷碗、瓷杯、瓷壶、花瓶、像章上逐渐熔化。这实在是一个无须强光打扰的所在,因为它们列队而立,被一种神秘的生物磁性所指引,无声行进了数十年。
此刻,我身处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的建川博物馆文革艺术品馆内,各式各样带有“文革”画面或“文革”语录、口号的瓷塑和瓷器,让我恍如走进了“文革”岁月。
在一片由瓷器营造的“文革”氛围中,我看到了一个奇特的花瓶。花瓶高约50厘米,属于典型的粉彩瓷器,瓶沿口和瓶底一片空白。瓶身正面,用绝大面积,描述了6女1男参加批斗鸭子的场面。作为主角的鸭子,张口高叫,振翅欲飞。但绑缚双脚的绳索,粗大得不成比例,就是吊起一个人也将稳如磐石。绳子不仅仅是地心吸引力作用下的张力表现,而且体现了“拧成一股绳”的意气指向,以及鸭子被正义之绳悬置于松树枝之上的示众意义。在这棵虬曲盘节的松树树干上,一张大字报几乎覆盖了树的腰身,上面写着:
“XXX私迷心窍,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