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即“Zummara”?

上世纪三十年代吹羌笛的甘肃贵族妇女

岷江上游发现的最古老的四孔羌笛,由鹰腿骨制成
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今天所见关于羌笛较早的文献记载出现在东汉。马融在《长笛赋》里说:“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故本四孔加以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旺全认为,羌族最古老的羌笛源自老鹰的腿骨。而在羌笛龚派传人龚代仁的口中,羌笛的诞生却有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远古时期,天神派了一男一女来到人间,男名杨宝,女名歌布,他们一个在河西,一个在河东。河水湍急难渡,住在河西的杨宝便发明了羌笛,而河东的歌布则吹着口弦,两人笛弦相和,以寄思念。后来二人溯流而上,终于相会。
今天可以断定,岷江上游的羌笛,是由先秦时期迁徙至此的羌人带来,在此之前,羌笛是羌人在大西北地区使用的一种乐器。
1959年前后,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南部,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距今约3000年的“诺木洪文化”遗址,其中,出土了大量的4音孔骨笛。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