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从此与收藏无缘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1年第04期 作者: 张薇 

标签: 历史拾遗   文化遗产   古迹探秘   文物故事   东城区   

此为上世纪80年代,在将大批文物捐献给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之后,朱氏三兄弟接受媒体采访时的照片,左起分别为朱家濂、朱家、朱家源。而在此前的1954年,他们已将父亲朱文钧珍藏的700余种碑帖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这都是研究书法的无价之宝。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李春生

如果把时钟拨回到1954年,在北京南锣鼓巷的四合院里,就能看到这样一幕——

朱家的老母亲对朱家溍等兄弟四人说:“你父亲曾经有这个诺言,我看现在已经到时候了。就用你们兄弟四人的名义,办理捐赠手续吧。”兄弟四人都同意了老母亲的提议,写了封信给文物局,将家藏的700余种碑帖无偿捐赠出去。

这是一段承诺造就的佳话,也是朱家第一次向国家捐赠文物,如今这批碑帖几乎是故宫博物院碑帖收藏的绝对主体。

朱家作为书香世家,自朱家溍的父亲朱文钧始,便与收藏结下不解之缘。朱文钧,字幼平,号翼盦,是浙江萧山人。他先在民国政府任职,后被聘为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是近代着名的古籍、碑帖和字画鉴定家。朱家溍受其父影响,是着名文物专家和清史专家、新中国文物鉴定通才之一,生前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 / 戴莹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