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作者本人与CNG联系, 010-64865566-226, 我们将为您同步地理网账号或丰富和完善专栏主页。
收藏须要『宜子孙』 在乾隆帝经常用于书画上的数百方印玺中,有一方『宜子孙』印最为其宝爱。这是汉玉瓦纽的阴文方玺,尺2.4×2.4厘米。
嘉庆仿乾隆印制作了他自己的『宜子孙』青玉蟠螭纽印玺,2.9×2.9厘米。两方『宜子孙』印章,经常同时出现在清宫收藏的上等书画上,它们彼此呼应,传递着『收藏须要宜子孙』的理念(供图/张震)。小贴士: 书画钤印小史 书画上钤印,最早见于唐代,但只见于法书之上,绘画作品钤印尚未被发现。宋代书画用印很少,元末明初才渐趋增多,明代中期以后,很难见到不用印的书画了。明清时期,书画钤印进入鼎盛,这与书画鉴赏和收藏的兴盛密切相关,书、画、印在一幅作品上,共同成就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