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作者本人与CNG联系, 010-64865566-226, 我们将为您同步地理网账号或丰富和完善专栏主页。
福建南靖大风动石 这块酷似香菇的风动石,是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坑头村的风动石,长9米、宽6米、高约3.5米,重约500吨。这是典型的球形风化形成的风动石。
福建南靖小风动石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坑头村有两处风动石,所以用大风动石和小风动石加以区别,这块是小风动石,重约70吨,开篇酷似香菇的是大风动石。
厦门莱溪岩风动石 这是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菜溪乡的菜溪岩风动石。直径约5米左右的椭圆形巨石,置于一块高约5米左右的蘑菇柄状的基石上,危若累卵,只要一阵微风似乎就可能滚落下来,可千百年来却岿然不动。因望之如“蘑菇”,故名“蘑菇石”。相传是明代万历年间从山顶滚落下来,恰好跌落在一独石的顶部。不过这似乎不太可信,这种风动石应为海侵形成的。
福建东山风动石 福建东山风动石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铜山古城东门海滨的石崖上,高4.37米、宽4.47米、长4.69米,重约200吨,与基岩的接触面仅十余平方厘米。这原本是一块花岗岩巨石,长期经海水侵蚀后,在球形风化的作用下,形成目前的风动效果。
河南方城杨楼乡子房山山顶的风动石
福建 夕阳西下,潮水退去,一位渔民打着手电在一口石沪中劳作。和澎湖的石沪相比,这口石沪的造型有些简陋,石块的堆砌也略显杂乱,不如澎湖的石沪精巧,但在截留潮水带来的海鱼方面,它的表现却并不逊色,往往能给主人带来满意的收获。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冯木波
绿树村边合,青田堡外延 6月的一天早晨,山间薄雾逐渐散去,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冯木波和助手来到大田县建设镇建国村,去寻访隐藏在山间的明代土堡—琵琶堡。这座土堡被绿树和梯田包围着,矗立在一座孤立的高岗上;高岗周边几乎全是陡峭的山坡,只有一条“脖子”与旁边的大山相连。琵琶堡就扼守在这个易守难攻的位置。土堡周边并没有多少民居,它宛如一位深藏山中的沉默老者,在山坡上守候了数百年岁月。它坐北朝南,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把琵琶,故被取名为“琵琶堡”。
夜幕降临,乌云密布,似乎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从低处仰望高岗上的琵琶堡,它像一座荒原上的孤城,傲视着苍茫的山野。
风吹草动,尽收“眼”底 闽中土堡有着严密的防御系统,可从不同角度实现御敌防卫的要求。位于大田县桃源镇的安良堡,走廊的内墙上设有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的了望口。这一个个占据有利地形的了望孔,好比是土堡的眼睛,随时在监控周围的一举一动。
青山连暮色,灯影照古镇 安良堡位于福建大田县桃源镇东坂村,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历时5年时间完工。这座大堡占地面积近1200平方米,建筑依山势而分布,围墙上有48个房间,上下落差高达14米。安良堡依山而建,整体呈不规则的半圆形,远看像一片片鱼鳞重叠而成。这种悬山递进式的屋顶,在所有古堡中颇为罕见,体现了民间工匠的非凡智慧。土堡之所以取名“安良”,寓意就是“除暴安良”。百年之后,匪患早已肃清,安良堡也就慢慢废弃了。
风陵依旧在,古堡变容颜 6年前的一次文物普查中,专家在永安市青水乡龙吴村发现了一座建于250多年前的土堡—冈陵堡。所谓冈陵,即“丘陵”之意。《诗经·小雅·天保》中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这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土堡为前方后圆的府第式建筑,有房屋170间。几年前,这座土堡高大雄伟、牢固耐用,没想到几年之后,后墙就倒塌了。目前,村民们将坍塌的地方改造为菜园子。
山村双堡,上下呼应 尤溪县台溪乡书京村坐落着两座遥相呼应的土堡—光裕堡和瑞庆堡。书京村是一个只有五六百人的小村庄,居民房子大多散落在山坡上、水田间,而一高一低的两座大土堡是村中最醒目的建筑。为了拍到这个角度的画面,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两次驱车来到书京村。花了一个多小时,他才爬到了对面的山上,找到了合适的拍摄角度。从高处俯瞰时,两座土堡的造型和所处的自然环境一览无遗。
外有铜墙铁壁,内有玄妙机关 闽中土堡都设有环形通廊,即跑马廊。通过跑马廊,竹制枪孔、斗式条窗、碉式角楼等防御点被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图中的双元堡位于沙县凤岗街道的水美村,双元堡与周边的双吉堡、双兴堡并称“水美三堡”。
沧桑古墙外,何处话凄凉 拍摄时间:2012年2月21日 拍摄地点:福建省漳浦县绥安镇马坑村 闽南的春天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妩媚。早春时节来到,山野间还有凛冽的寒风,路边的芦苇丛簌簌作响。明清时期,它的楼墙曾经受一次次战争侵袭,经历一场场宗族械斗,均安然无恙。然而,再坚固的堡垒也没能抗拒从天而降的轰炸。1943年,日军的炸弹击中了土楼一角,楼顶顷刻间轰然倒下,滚滚烟尘四起,楼内居民惊魂未定地从楼里搬出。或许战火给他们留的记忆太过惨痛,居民们不愿再回到楼里居住,一德楼因而成了一座废楼。
杂树庭中生,野草蔓墙头 拍摄时间:2012年3月5日 拍摄地点:福建省漳浦县绥安镇马坑村 这片被农田包围的残垣断壁的前身是一座长27米、宽26米、3层高的方形土楼,距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该土楼名字叫“一德楼”,为漳浦县绥安镇马坑村吴氏族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所建。据考证,在有明确纪年的闽南土楼中,一德楼是建造年代最早的一座。被日军炸毁前,一德楼有35个间房,楼墙外还有一层椭圆形“城墙”和一条“护城河”。当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来到这里的时候,往日的河道早就被填平,外层围墙也荡然无存了。触目惊心的是,四面残存的土墙上生满了萋萋荒草。绕到大门前时,他们还发现:那块曾经刻着楼名和纪年落款的石匾消失了。走进楼内,一片巨尾桉蓬勃地生长着,俨然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夜幕降临,这片土楼废墟孤独地矗立在一大片菜地当中,显得十分落寞。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拍摄时间:2012年1月21日 拍摄地点:福建省华安县沙建镇上坪村 日新楼位于华安县沙建镇上坪村的庭安自然村,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未被损毁前,日新楼由3座一字形平面的土楼组成,共有房30余间,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据考证,该楼为南宋状元邹应龙的后裔集资所建,是福建省境内现存最古老的城堡式土楼。古建专家认为,日新楼的建筑并不着眼于单体建筑的形象突出,而是追求整体气势和群体布局的空间意境;一进进串联的院落,给空间的组合糅入了时间的过程,突出了建筑美学的时空特性。经过战火和岁月洗礼,大部分建筑已坍塌,只剩下最外面的一排房间和残存的一些基石、立柱。这沧桑破败的景象,被人们形象地誉为“土楼中的圆明园”。
原来姹紫嫣红,都付残垣断壁 拍摄时间:2009年8月25日 拍摄地点:福建省永定县湖坑镇新南村 蓝天白云下的大片残垣断壁是立本楼的黄褐色骨架,呈现给人们强烈的视觉震撼。在当地老人的记忆中,这座土楼毁于上世纪30年代的战乱环境。残存的墙体正在被无情的风雨一层层地剥蚀着,仅存的一间房屋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光秃残破的楼墙内,碧绿的草木肆意地生长着。虽然已经风光不再,但高耸的墙体仍然呈现了一种苍劲美。与立本楼一墙之隔的衍香楼因为保存完好,尚有近百人居住,是各地游客青睐的旅游景点。同为当地苏氏居住的两座土楼,立本楼、衍香楼的境遇迥然不同。
烽火过境,家园毁弃 拍摄时间:2012年2月21日 拍摄地点:福建省漳浦县霞美镇过田村 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的贻燕楼只剩下一圈残墙,院子里的几株香蕉树长得正旺,残存的外墙则被各种新式建筑包围着。“凡数十家聚为一堡,砦垒相望,雉堞相连,每一警报,辄鼓铎喧闻,习斗不绝,虽拥万众,屡过其地,竟不敢仰一堡而攻”。明中后期的闽南沿海,几乎每个村庄都建有土楼。贻燕楼遗址所在的村庄濒临东海,有专家据此推断,这座明代土楼很可能毁于清代初期的“迁界”运动。
断墙颓废处,灯明有人家 拍摄时间:2012年3月3日 拍摄地点:福建省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 施德楼遗址位于着名的南靖土楼群的包围中,其前身是一座建于乾隆年间的方楼。1864年,转战福建的太平军放火焚烧了这座楼。20世纪30年代,重建后的施德楼再次毁于抗日战争,只留下了几段残墙。由于它的内墙被烈火烧得通红,因而变得异常坚固,当地人叫它“火墙”。时间的洪荒未能将施德楼彻底征服,如今的它像一位肌体不全的老人,顽强地向后人控诉着历史的残酷。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废墟中至今还生活着5户不离不弃的居民。有人为它留下了这样的诗句:“房烧了、墙塌了,青草长窗台。红灯笼、双喜字,老楼换新人。二百年、风雨历,土楼维纳斯。”
明代古堡,劫后重生 拍摄时间:2012年1月18日 拍摄地点:福建省华安县沙建镇上坪村 1855年11月,清军血洗齐云楼时,民众从东门突围的全部战死,从西门突围的有不少人活了下来。3年后,郭氏百姓返回村中,集资重修了满目疮痍的齐云楼。为纪念这次浩劫,村里立下族规:将楼东门称为“死门”,西门称为“生门”,婚嫁迎娶走“生门”,出殡送葬走“死门”,以求趋利避害,逢凶化吉。如今,楼内百姓已经搬出,一座空荡荡的古堡独自沐浴着落日余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