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作者本人与CNG联系, 010-64865566-226, 我们将为您同步地理网账号或丰富和完善专栏主页。
虽然美国西雅图因波音公司、微软、华盛顿大学等而闻名,但很多人将其列在自己的“出游目的地候选单”上,大多还是因为今年很火的一部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也有人说,这部电影大部分取景的地方其实是在加拿大温哥华,不过似乎也阻止不了人们的脚步。我就是没被阻止的人之一。可惜来了才发现,对我这种喜欢阳光和暴晒的人来说,西雅图可能不是好的选择。西雅图位于华盛顿州普吉特海湾(Puget Sound)和华盛顿湖(Lake Washington)之间,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多雨、湿润,所以也被称为“雨城”。由于是海洋性气候,西雅图的气候温和,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热,和加拿大温哥华差不多,八成这也是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在后者取景的原因之一。人们统计过,西雅图每年降雨量为890至970毫米,比美国东海岸的一些城市,如纽约的1200毫米少,但阴天数每年平均为226天,比纽约的132天多很多。然而,西雅图下大雨的日子又极少,经常是阴雨绵绵。这种天气似乎深得女士们的喜欢,下着小雨的街头,经常能看到不打伞的女士们在跑步,有时还会碰到散步的老太太优雅地对你一笑,说到:“多美好的天气啊,是不是?”当然,老头们多半在一边,赔笑陪淋雨。有点小忧伤情绪的女士们,是不是会更喜欢这里的氛围?
“气场”这个词,有时候形容大人物的威慑感,有时候用来表示“臭味相投”。在派克市场,我终于感受到了西雅图和自己气场比较合的地方。派克市场应该是西雅图除了太空针塔外最有名的地方之一。市场始建于1907年,原本只是菜市场,当地人每天都会来为晚上的餐桌挑一些生鲜;有些手艺人会摆上自己做的各种手工艺品,边聊边卖;独立音乐人们也在这里找上一块风水宝地卖唱和售卖自己录制的CD……
对于一个喜欢做饭的人来说,如果能在附近找到一家便宜却带有小厨房的旅馆,那绝对应该一大早先来这里选购食材,和当地人一样闲聊着砍价,然后带走一堆至少物美的东西,回到小厨房自己烹饪,省钱、美味都是重点。
如果你乐意,还可以把做好的美味再带回市场,坐在卖唱的老头边上,听着他唱老掉牙的乡村音乐。等他唱累了,递上一碗还有余温的海鲜炒饭,如果这时天再下点小雨,这场景就完美了。此时,雨似乎也不是什么烦恼之事了。人们常说,旅游是逃离,逃离一种既定的生活方式。其实不管走到哪里,你周围的人、事、景有多么不同于以往,你的内心才是决定你是否能“逃离”的关键。敞开怀抱,敞开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