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作者本人与CNG联系, 010-64865566-226, 我们将为您同步地理网账号或丰富和完善专栏主页。
一部《诗经》满口香 《诗经》里有一个植物世界,这些摇曳的生灵,不仅是美丽的风景,也是美味的源头。“蒹葭”的白花苞被称为“茅茅针”,“采苦采苦”指的则是采撷苦苦菜……野菜野果的利用在中国历史悠久,灾荒之年的作用更大。如今,人们仍然青睐野菜,却是因为它的独特风味与采食的趣味。不过,野菜之野,更需食之有道。绘画/扬眉
采洗作羹汤 羹乃是汉族的传统食物,指五味调和的浓汤,用野菜制作羹汤,古已有之。水生的荇菜就曾在周代被作成菜羹,祭祀祖先。荇菜的嫩茎、嫩叶及花都可当野菜吃,柔嫩多汁而无毒,又细软顺滑,可惜它的清淡滋味如今却不流行了。绘画/扬眉
炒之鲜,馅之香 乡间有各种各样的野菜自由率性地生长,食用野菜的方式多为炒食、凉拌、作馅等,而炒菜的最佳搭档就是鸡蛋,大部分野菜都适合用来摊鸡蛋。因为野菜气味清香,风味独特,用来作馅尤其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荠菜原本就是一种野菜,因为荠菜馅受到追捧,而今已经变成了一种“当家菜”。绘画/扬眉
名字里的“女王范儿” 东汉末年的南郡太守郭永有一女,自小与众不同,郭永曾说:“这是我家的女中君王啊。”从此以“女王”为女儿的字。左图中描绘的正是这个故事。后来,郭女王果然成为魏文帝曹丕的皇后。隋唐以前,有的女儿名以 “女王”“妃”“公主”“修仪”等皇室女性位号为名,其背后是家长期盼女儿富贵的“望女成凤”心理。 绘画/扬眉
一“白”遮百丑 今人取名追求雅意,而先秦时期,父母给子女起名,却往往质朴无文,甚至不介意“揭短”。黑背、黑肱、黑臀、点……就连身体上的胎记、痦痣,都能用来当作大名。只不过,国人对“肤白貌美”的偏爱似乎由来已久,这些黑公子们多字“皙”或“子皙”,取白皙之意。绘画/扬眉
成年就得换个称呼 上图是汉代一户人家为男子举行冠礼——成人礼的场景想象。冠礼的仪式一度相当繁琐,先秦士人的冠礼大致包括占卜、挽髻、加缁布冠、加皮弁冠、加爵弁冠等步骤,而由参加冠礼的主宾根据行礼人的名,题取相应的字,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标志着青年在社交场合拥有了新的称谓。绘画/扬眉
肺活量王者的自号 上图绘制的是清代和尚释成果的漫画。他留名于世的原因,大约源于那绝无仅有的28字自号:“万里行脚僧、小浮山长、统理天下名山风月事、兼理仙鹤粮饷、不醒乡侯”。虽实用价值不大,但很有趣味,因讽刺清代官员动辄长成一大串的爵位称号而起,这位大和尚风趣活泼的性格尽显其中。绘画/扬眉
“奶汤蒲菜”的鲜嫩 “奶汤蒲菜”作为济南风味汤菜而名扬四方。菜色乳白清雅,汤味香醇,这些都来自蒲菜的鲜嫩。水菜在烹饪时,也离不开与水的关系。此菜的诀窍在于蒲菜使用前,应在清水中浸泡三到四小时。焯水应用滚水,要宽,一下即捞出,鲜嫩为上。奶汤之水要白,再以葱椒油、冬菇、火腿提味。绘画/扬眉
“泡藕尖”的清脆 “泡藕尖”绝不是懒人菜,它需要食材新鲜,又需要慢工制作。藕尖俗名“藕稍”“藕带”,即连接藕节和嫩荷叶的那部分茎,含水量大,但新鲜期也更短,经过腌制后,可以更加清脆可口。这也是藕尖泡菜的特色。绘画/扬眉
“菱角烧肉”的香甜 菱角古人称为芰 ,根扎在淤泥中,轻软的茎长有数丈,拖着可爱的绿色圆盘状的叶子。而所有的精华都在于果实——菱角,它硬如铁饺,带两只犄角,形态有趣。江南女子常常乘着木盆去采,采回来剥开,烧成一大碗“菱角烧肉”。做时总要不停地加水。起锅后,菱米微甜,浸着肉香。真乃是不折不扣的家乡菜。绘画/扬眉
樱桃处处见 樱桃是献荐祖先、孝敬老人的佳果。本页图为根据山东杨家埠清末年画绘制的《二老看樱桃》(绘画/扬眉)。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兴高采烈地看着一枚新鲜樱桃。作为国人喜爱的装饰题材之一,许多器物均以樱桃为纹样。
聚会好选择 中国樱桃以其新鲜美味和背后蕴含的文化符号,成为唐代风靡一时的果品。尤其是官宦人家,不仅自己购买樱桃食用,更以获赐皇家樱桃为荣。上图为根据想象绘制的唐人食樱桃场景,刚刚收获的新鲜樱桃,配以乳酪,是唐人家庭聚会、招待亲友的绝佳选择。绘画/扬眉
金针度人 在左边的图画中,一名医生正在为白内障患者实施金针拨障术。画中患者背后站立着两位助手,负责扶住患者头部。医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患者眼皮,并按住眼球,右手正欲下针。明清时期,金针拨障的水平日益成熟,着名眼科医生傅仁宇撰成眼科专着《审视瑶函》,书中详细介绍了手术步骤,这幅场景复原图正是根据书中相关内容绘制而成。绘画/扬眉
目前,最新型的白内障手术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它将浑浊的晶状体移除,再植入人工晶状体。这种手术的水平已经相当完善成熟,通过门诊手术就可以完成,无需缝合,不必住院,可以说只是一个小手术。 图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步骤图:①眼球表面麻醉后,在角膜边缘做约3mm的切口;②剥除晶状体囊膜; ③将晶状体进行超声震荡粉碎;④吸出混浊晶状体的碎屑;⑤植入人工晶状体。绘画/扬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