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作者本人与CNG联系, 010-64865566-226, 我们将为您同步地理网账号或丰富和完善专栏主页。
(图1)
(图4) 东源村技师王超辉,自19岁起开始跟随伯父学习木活字印刷宗谱的技艺,至今已有近40年的经验。用毛笔在字模上写反向的老宋体字是他的拿手绝活(图1),那一笔一划的专注,与他不紧不慢的性格最为合拍。刀刻,是完成字模书写后的一道工序,雕刻一个阳文字模大约需要10多分钟(图2)。东源村的活字印刷术主要用来印制家谱,技师们将需用的字模逐一拣出,并按顺序编排(图3)。印好一张宗谱后,就小心翼翼地将上方的宣纸从木版上揭开(图4),印刷告成。
与雕版印书必须一页一版不同,活字印刷术因使用预先制作的单个活字,可随时拆卸,故而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材料。这些纵横排列的字模,浸润了时光的轨迹,闪烁着先人的智慧。以它们为载体的活字印刷术,被西方赞誉为“文明之母”。供图/GETTYIMAGES
图中,林初寅挑起了祖传的竹编担子,出外印刷宗谱。他是曹村镇西前村林氏家族木活字印刷术的传人,父辈传来下的手艺,他一干就是50多年。今天的林初寅是木活字印刷术的国家级传承人,已经培养了20多个徒弟,在瑞安、平阳、永嘉等地编修宗谱。
(图3)
(图2)
木活字印刷术需要用到的工具非常简单:印刷母版、棕刷、墨汁、调墨板和上墨刷。用它们制作而成的家谱,如果照料得当,能保存300年不变样。下图即是印制于清代的林氏宗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