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作者本人与CNG联系, 010-64865566-226, 我们将为您同步地理网账号或丰富和完善专栏主页。
图为河南省卫辉市比干墓的两块墓碑(局部)。其中一块墓碑上的“殷比干墓”四字,据说是孔子留下的唯一真迹。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从《诗经·大雅·大明》开始,牧野之战的情形就在民间想象中流传,如今河南新乡的人民公园里,人们依旧在传唱着与牧野大战有关的歌曲。
远处山头为河南省淇县最高的山,当地人称之为纣王寨,据说早年上面还有大量古代建筑遗址。也有人说当年纣王在此山上藏粮食。
四耳方座青铜簋,是西周初期独有的样式。这件天亡簋,其内底有78字铭文,记述周武王灭商后在“天室”举行祭祀大典,祭告其父周文王,并取代商王的地位来祭祀天上神帝。中国历史的正统谱系,在一系列物证中进一步得到确认。
春秋时期有数次会盟都发生在卫国附近。会盟使各国实力得到短暂平衡,为下一步的伺机而动做好铺垫。戚城的会盟遗址(上图),记载了那段大开大合的时代中,因各自利益而结成的联合形式。
卫国古有“桑间濮上”之说,民风开放,着名的“子见南子”就发生在卫国。在城濮之战前,它既有过旁观者的势利,又有着小国的谨慎,却最终成为晋国与楚国之间的砝码。戚城(今河南濮阳)是卫国北部的一个边邑,许多历史事件与戚城有关,孔子的弟子子路就是在与戚城有关的政治事变中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