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作者本人与CNG联系, 010-64865566-226, 我们将为您同步地理网账号或丰富和完善专栏主页。
“正一盟威之道”石碑拓片
与天谷洞的清冷简陋相比,道长们的活动场所更多了些“凡人”的气息。鹤鸣山道观既有乾道也有坤道,吃饭、念经都在一处,而其他地方的道观则多数是清一色的乾道或坤道。
“道源圣城”落成庆典和“祖天师神像开光”大典上,来自四川省各地道观的道士齐聚鹤鸣山,分别参加大典的各个环节。这样规模的道教盛会,在全国范围内都属少见。
提起“仙丹”,大多人会想到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炼丹炉里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仙丹。画面中的草药丹虽没有此功能,却也可以“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山中的日子缓慢悠长,在念经、修炼、值殿等之外的大部分时间里,道士们都很悠闲,或读书、或下棋,因此心态平和,谈吐文雅。
在离鹤鸣山不远的村庄里,登上当地人家的二楼,就可以看到鹤鸣山的一部分。这里风景秀美,乡人淳朴好客,道教在当地的影响十分普遍。山上的天谷洞中,有据传为张道陵遗迹的“正一盟威之道”石碑,尽管有着来源上的各种争议,却毫无疑义地成为鹤鸣山的一景。
李理清道长的姐姐(上图右侧)则习惯了平静、清闲的日子,脸上始终挂着淡定与轻松的神色。
对于李理清道长来说,却未必如此清闲,因为她同时还要做一些其他事务,比如在《道源》编辑部帮忙——现代化的办公场景,十分自然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
鹤鸣山道观有一口井,井水水质极好,据说可治病强身,因此山下的村民和居士时常来此饮井水。
点“天灯”是鹤鸣山道观的重要仪式。每天黄昏时分,都会有一位道长焚香祈祷后,把“天灯”从树上降下,点上一支蜡烛,再升上去。
大名鼎鼎的天谷洞实际上非常简陋,洞口极不规则,而且洞内潮湿阴暗。
“花拥石坛何寂寞,草平辙迹自分明。鹿裘高士如相遇,不待岩前鹤有声。”这是唐末五代着名道教学者杜光庭在《题鹤鸣山》中的两句诗。虽然依旧清幽宁静,但如今的鹤鸣山已然成为旅游热点,世俗世界的脚步正在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