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作者本人与CNG联系, 010-64865566-226, 我们将为您同步地理网账号或丰富和完善专栏主页。
独山湖与微山湖、南阳湖、昭阳湖组成了“南四湖”,即广义上的微山湖。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独山湖“周回一百九十六里”,经过几百年演变,形成了现在的规模。晨光朦胧中,独山湖山庄村的鹰帮船队出发了,一艘不大的铁壳机动船,拽着七八只小溜子(注:捕鱼的小木船),每只船上的领头者是60岁上下的老渔民。小溜子的两舷支着四五排横木,横木上站着鱼鹰,仿佛一只只张着翅膀的大鸟。
一只雄性的白尾梢虹雉飞到高耸的冷杉上梳理羽毛,梳理完毕之后得意地叫了两声,随后滑翔到低处觅食。飞翔的轨迹,如转瞬即逝的绚烂彩虹。
在横断山区的高山草甸上,一种鹅黄色的洼瓣花在山风中绽放摇曳。洼瓣花是一类漂亮的百合科高山花卉,它们也是虹雉钟爱的食物。然而在中国西南山区,人们常把它们或者其他一些百合科植物误认做是大名鼎鼎的川贝母。三种虹雉,尤其是绿尾虹雉因而常被以偏概全地说成“专以川贝母为食”。
这处白尾梢虹雉的巢选建在悬崖峭壁之上,离地面6米。巢面向南方,白天日照充裕,另外可以看到,巢上方有突出的岩石,这个细节也非常重要,它能够保证雨水尽可能少地影响到鸟巢。拍摄这张图片的时候,正在孵卵的雌鸟警戒地注视着上方,提防着天空中盘旋的普通鵟发动偷袭。28天之后,雏鸟终于破壳而出。它们很快就能够顺着岩壁小心翼翼地行走、觅食,但谁也不敢远离母亲。雌鸟伏在巢中注视着子女,不时发出关切的叫唤声。
经过28天的漫长等待,白尾梢虹雉的雏鸟终于出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