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孝辉1956年8月28日出生,1968年,沈孝辉到东北林区工作,从此与森林结下不解之缘;1978年,他自愿到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从此与环境保护订下终生盟约。几十年如一日,他几乎走遍了中国所有重要的自然保护区。
大花杓兰
“北极来客”倒根蓼
小天池曾和小N池一样美,但是现在已被人工破坏。
小N池的水很浅,池中密生水草,池畔的岳桦林下遍布牛皮杜鹃灌丛。看过这里的春以为是最美的,殊不知小N池的夏秋冬同样迷人。
熬过漫长的冬季,长白山苔原带的花,五彩缤纷,与残雪相伴,争芳斗艳。而长白山之美是拍不完的,每来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和留有新的遗憾,因此才需要不断再来。
从长白山西坡到北坡的穿越考察,让我们充分享受了大自然的美景,但因路途艰辛,准备不足,险些酿成大祸。
长白山苔原带的长驻居民——高山鼠兔
长白山西坡的花开得绚烂多情,让有幸欣赏的人无法忘怀。
大熊猫分娩一般都是双胞胎,熊猫妈妈只抱养其中的一只,被遗弃的另一只幼仔,在自然状态下就会死亡。卧龙保护区的科技人员已经掌握了人工育幼的技术,将被遗弃的幼仔放在恒温箱里,由科技人员精心护养。
新落成的大熊猫博物馆是进行环境教育、科学普及与学术交流的基地,通过综合厅,资源厅,生态厅⋯⋯对熊猫的生存环境、种群的发展变化以及为何大熊猫被列入“国宝”可以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本图片为生态厅一角。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为建立大熊猫走廊和恢复大熊猫高质量的栖息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与大熊猫为邻的当地农民,主要的粮食作物为玉米,主要的蔬菜是土豆,用来做饭的燃料是林木,只有解决好农民的实际生活问题才能保护好大熊猫的“家”。
生活在半散放区的大熊猫,在饲养人员的呵护下,虽然许多野外生存的能力已退化,但爬树的能力依旧。你瞧这棵枯树已被爬成光溜溜的了。
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对人工繁殖大熊猫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成活率在90%以上,这些人工繁殖的大熊猫对人产生一种很强的依赖性。为了让大熊猫重返自然,科研人员必须忍痛割断大熊猫的依恋,恢复它们的野外生活。这两只嬉戏的大熊猫,能否适应未来的野外生活,还是一个问号。
这只正在树上嬉戏的大熊猫,不经意间,被美国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黄光环摄入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