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作者本人与CNG联系, 010-64865566-226, 我们将为您同步地理网账号或丰富和完善专栏主页。
中国几代学人前仆后继,驻足此地,在这个原来偏远的山地丘陵间,对这片面积广阔、景观壮美、造型奇异的赤壁丹崖,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讨,终于使“丹霞”作为一门学问进入了科学殿堂;使“丹霞”成为一类标记,美化了神州辽阔的大地。
要想弄明白什么是丹霞地貌,建议你先去广东的丹霞山,因为这种地貌就是在那里命名的。这是一种由红色的砂砾岩层经崩塌、风化而形成的地貌,这类地貌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说顶是平的或者缓缓倾斜的、一面或几面的山坡是近乎垂直的陡崖而坡麓却又缓缓地倾斜下来。
在丹霞山,你可以轻易看到许多象形的地貌造型,比如说“阳元石”和“阴元石”,它们的成因并不神秘,与丹霞山比比皆是的孤峰和山崖大同小异,后者仿佛是大自然不太成功的雕刻作品。
南方的丹霞地貌区向来与人类的居住地杂糅在一起,峭壁之下就是村庄和田地,孤绝的地势往往又被避难的人们视作天堑、被虔诚的信徒奉为神佛居所。
这种状似蘑菇的地貌是由岩石中不同性质的岩层差异风化造成的,它们虽然不是典型的丹霞地貌造型,却也给丹霞山增添了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