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前传:梁思成·林徽因与沈阳城
一口古钟看沉浮
沈阳故宫钟表馆一角,放置着一口大铜钟:上铸蟠结双龙钮,钟身敦实,钟口边缘波曲。满屋精巧的西洋钟表中,它显得尤为朴拙厚重,气度不凡。
近前细看,钟上有“大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等铭文——它由女真金国铸造,曾流落民间多年,到17世纪,才被努尔哈赤偶得于盖州(今属辽宁营口)。当时,努尔哈赤刚刚创建后金政权,也自称“大金”,自视为数百年前女真“大金”的继承者。前朝遗物现世,岂不正是奉天承运的证明?于是,古钟被他带回都城辽阳,之后又随着迁都,运到沈阳。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沈阳的留影。

梁林夫妇曾经任职的东北大学,校内现有梁思成纪念馆(下图)

东北大学梁思成纪念馆
1637年,皇太极尊沈阳为“盛京”,在内城中心、皇宫以北,建钟楼、鼓楼。这口古董钟被挂进钟楼,由皇太极亲自命名“盛京定更钟”。此后三百余年,它便一直在钟楼上,与鼓楼之鼓一同诉报昏晓。
时至民国,西洋钟表日渐普及,城内钟鼓面临失业。而钟鼓楼立在中心城区的两个十字路口,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车辆越来越多,此处交通日益拥堵。1929年,沈阳市政公所向省府请示拆除钟鼓楼。一位28岁的建筑学家得知此事,非常焦急。他多次拜访官员,一遍遍苦口婆心地劝说:“毁坏容易保护难,它们一旦消失就不能再恢复了,为什么要选择把它毁掉呢?”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