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嗣·哥舒翰:盛唐“护心镜”

盛世的边防危机
公元712年,李隆基接管了庞大的唐帝国,史称唐玄宗。在随后的一年中,他清洗了朝中离心势力,将大权牢牢握在手中。713年底,唐玄宗改年号“开元”,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开启了名垂青史的“开元盛世”。
盛世的基底是辽阔的疆土,然而,它的四境并不太平。北方,默啜可汗统领突厥人称霸草原,屡次南侵,曾于705年重创唐军,迫使唐人斥巨资构建北部防线。东北,奚人和契丹人开始在冀、辽一代崛起,他们依附突厥,不断骚扰帝国边境。西北,有数万唐军驻扎在从新疆到中亚的广袤土地上,守护着当年唐太宗打下的疆土。但这里列强环伺,除了突厥,西亚的阿拉伯人和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人也蠢蠢欲动。西面,吐蕃人更是在高原东侧持续制造着紧张氛围。
开元的第一个十年,玄宗在北部边境线上建起一系列藩镇,拱卫疆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恰好,敌人自身也出了乱子,716年默啜可汗去世,突厥四分五裂,一边内讧,一边跟唐朝打打和和,奚、契丹等部族势力,则在突厥和大唐间骑墙摇摆。比之过去,北方的国防压力已然减轻不少。
相比突厥,西边的吐蕃才是更大的不安定因素。而甘肃、青海一带,既是紧邻吐蕃的边境,却又相当接近帝国心脏长安城,因此一直设有重兵把守。在玄宗朝,有两员大将长期守护着大唐的这处要害,如果将帝国边防比作一身甲胄,他们就是两面闪闪发光、坚不可摧的“护心镜”。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