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冷面刺客:中国鹰属猛禽


文章出自:博物 2019年第10期 作者: 韩京 

标签: 动物世界   地球村公民   

既然本期主题是“鹰”,那么最典型的鹰——鹰形目鹰科的鹰属成员,自然是我们的重要角色。鹰属成员体型都不算大,但个个目光如电、爪若弯钩、身形紧凑,擅长林中偷袭、一击必杀。我国的鹰属猛禽有7种,几乎涵盖了全国各地的每一种林地环境。

鹰中之鹰,身手几何?

鹰形目作为猛禽第一大家族,种类众多、高手如云。而鹰属成员既然顶了“真鹰”的名号,必然本领非凡(在英文中,它们也被称为“True Hawk”,可知英雄所见略同)。

鹰属猛禽一般为中到小型,但普遍外形精悍,钩嘴、直眉、怒目,身体“外松内紧”——羽毛蓬松,风中舞动潇洒飘逸;肉身紧实,动静之中力道尽显。它们双翅短圆、尾羽修长,既能在密林中辗转穿行,又能在林缘旷地游弋驰骋;一对脚爪大而不臃、瘦而不弱,中趾细长者擅捕飞禽,脚爪粗壮者鸟兽通吃。

捕猎时,鹰属猛禽喜欢隐匿在茂密枝叶间,静候猎物到来并耐心寻找机会,最后以疾风般的速度、雷霆般的击杀完成猎食——是不折不扣的冷面刺客。

作为勇猛、迅捷、神秘的化身,鹰属猛禽在古今中外,都备受崇敬。我国古代诗词绘画中的鹰,只要不太“写意”且能看出基本特征的,多数都是鹰属成员。从诗经里的“时维鹰扬”到汉乐府的“熠熠似苍鹰”、南北朝的“惊雉逐鹰飞”,再到唐诗的“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直至乾隆皇帝的“怒似苍鹰厉拳爪”——鹰一直都是各朝文人墨客争相吟咏的意象。1760年法国动物学家马图林·雅克·布里松首次使用了鹰属(Accipiter)的概念,其属名单词来源于拉丁文accipere,意思就是“抓住”,可见其爪力给人震撼之深。

责任编辑 / 张瑜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