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隐逸清高傲秋风
标签: 草木庄园
草木ID卡
菊花,古时最初泛指数种野生的菊科菊属植物,后来指菊属的多个栽培品种。它们通常都是多年生草本,叶互生,长圆形,边缘羽状分裂;花为头状花序,看上去的“一朵花”实际由许多小花聚集而成。菊花自古用于观赏,如今有许多栽培品种。此外部分种类的菊花,花序干燥后也可入药或泡茶饮用。

金菊秋咏乱青天
秋日书斋里,一个五岁男童,与父亲、祖父一起观赏院中的菊花。大人以菊花为题,正在吟诗联句,岂料男童张口说:“堪与百花为总领,自然天赐赭衣黄。”父亲听了,大惊失色。赭衣黄?帝王家才穿赭衣黄!你这孩子得了失心疯吗?扬手欲打,却被祖父拦住了。老人道,孙子也能作诗,这是好事啊,只不过不知轻重而已,让他再作一首看看嘛。男童稍加思索,吟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个男童名叫黄巢。“报与桃花一处开”的咏菊诗,或许并非他在幼年所作,但后来科举落第,黄巢确然又写了一首知名的“反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不但成了后来黄巢起义的“预言”,也是咏菊名作。
元朝末年,朱元璋借黄巢之意,也写过一首《咏菊》:“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满身穿就黄金甲。”直到成为大明的开国皇帝,这首“借鉴前人”的打油诗,才被世人拿出来夸赞。朱元璋的几个主要对手,张士诚、陈友谅和元顺帝,恰好都在秋季被最终击败,与菊花“吓杀百花”的时令相仿,于是明太祖被赞为预晓天机。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