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特工谱写的特工故事
标签: 文化文明

被劝退的着名校友
1927年,英国名校伊顿公学曾有一个学生,令校方头疼不已。这小子名叫伊恩·弗莱明,家庭背景相当好:祖父是苏格兰的大金融家,父亲曾任英国下院议员,参军牺牲在一战战场;外祖父是伯克郡治安法官及皇家卫队预备役军官,母亲则是当时着名的美人。弗莱明本人英俊开朗,13岁入学,在伊顿读了6年,虽然成绩普通,却展现出了极强的运动天赋。但是,他那高调“爱现”、风流浪荡的做派,与这所规矩森严的贵族学校格格不入,终于使舍监忍无可忍,向校方提出了劝退申请。
谁能想到,这位被劝退的问题少年,几十年后竟然成了伊顿公学引以为豪的“着名校友”。因为他创造了一个世界级的电影IP:“007”系列。自1962年至今,57年间,共有24部007谍战电影上映并风靡全球,这个数字代号如今可谓家喻户晓。
在电影中,007是MI6(英国秘密情报局,亦称“军情六处”)特工詹姆斯·邦德的代号,其人英俊潇洒,身手过人,而又风流多情——岂不正有少年弗莱明的影子?事实上,弗莱明正是以自身经历为蓝本塑造了007,他本人就是一名货真价实的英国特工。
海军情报局的17F
从伊顿退学后,弗莱明换过几所学校,都过得乏善可陈。23岁大学毕业后,他在家人安排下,先后在新闻、金融行业工作,也没干出什么名堂。一路蹉跎到1939年,已31岁的弗莱明面对渐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火,决定走父兄的老路,投身军旅。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