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 你从哪里来?


文章出自:博物 2019年第07期 作者: 一枝 

标签: 娱乐底片   

这几年,迪士尼的经典动画片纷纷翻拍成真人电影,今年上映的《阿拉丁》便是最新产品。国内网上调侃,阿拉丁是上海人——“阿拉”即上海方言“我们”。实际上,在《一千零一夜》的原版故事里,阿拉丁还真是中国人……

阿拉伯人想象的中国

“在中国的某座大城市里,住着一位裁缝名叫穆斯塔法。他家境贫寒,过着穷困的生活……家里只有妻子和一个儿子,他的儿子叫阿拉丁。”

这是《一千零一夜》原着中,《阿拉丁与神灯》这篇故事的开头。很显然,“穆斯塔法”是个地道的阿拉伯名字,在今天的中东国家很常见。而“阿拉丁”也是阿拉伯语组合,“阿拉”意为高尚,“丁”意为宗教。

1992年版迪士尼动画电影《阿拉丁》。

在历史上的唐宋元时期,确实有阿拉伯人来华经商、定居。那难道阿拉丁一家是旅居中国的阿拉伯商人?然而继续读下去,会发现故事里的整个“中国”,完全是一派中世纪的西亚风情:集市里有犹太商人,君主称号“苏丹”,人们动辄把“真主”挂在嘴边……

如此说来,貌似原作者随便找了个远方国度,然后按自己熟悉的伊斯兰国家风貌,编了个不伦不类的“中国故事”。其实从创作角度看,选中国是有更多讲究的:小说中的反派巫师来自非洲西北部的摩洛哥,而主角阿拉丁生活在亚洲东边的中国——对当时的阿拉伯人来说,正好是世界东西两头。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刘阜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