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出水芙蓉性清高
标签: 草木庄园
不媚权贵讽哀歌
元载终于熬出了头!在安史之乱后,他因善于揣摩圣意,勾结权贵而渐受重用。加之铲除权臣宦官的功绩,在唐代宗年间,元载总算登上了相位。然后他将颜真卿等一干名臣赶出朝堂,得以独揽大权。这位飘飘然的宰相,曾是出身贫寒的士子,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全国最为奢靡的人。因皇宫之中有一座“芸辉殿”,他便在自己府第旁,建了座“芸辉堂”——此间雕梁画柱,金窗银廊,珠宝珍奇,数不胜数,更兼栽种了各地进贡的奇花异草,皇家园囿相比之下也要黯然失色。

在这“芸辉堂”之中,元载最爱池中的荷花。虽然自己干的都是小人勾当,他却要用荷花自比君子,受人景仰。一日倚栏赏花时,忽有歌声传来,似十四五岁的女子清唱。元载细听词曲,只闻得数句:“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这不是南朝陈后主的亡国之歌《玉树后庭花》吗?大惊之下,他发现歌声自含苞待放的荷花中传来,且伴有喘息之声。元载又惊又恼,下令将这妖孽的荷花剖腹开膛,却终究一无所获。过不多日,唐代宗便下令缉拿元载,将他卖官纳贿、集党弄权的罪名严查,赐死于狱中。
元载生平大抵如此,有关那池中荷花的情节,最早见于唐朝的笔记小说《杜阳杂编》。荷花不肯向权相献媚,以亡国之音嘲讽之事,就此流传于天下。
清香隐逸爱莲说
荷花即是莲花,被古人看作“花之君子”,至今此寓意依然盛行。这要归功于北宋大儒周敦颐的名作《爱莲说》,其中言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然而周敦颐以荷花自比,说除自己外无人欣赏此花,这却有失偏颇了。三国时,大才子曹植就作有《芙蓉赋》,称荷花“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南北朝时“江郎才尽”的江淹也赞颂荷花“珍尔秀之不定,乃天地之精英”。李白更有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古人对荷花的喜爱,绝非从周敦颐开始。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