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 ”之缘起
标签: 娱乐底片

长安有佳人,吃人不吐骨
唐宪宗元和年间,有个名叫李黄的富家子,在长安东市邂逅了一位白衣美女,惊为天人。美人有个身着青衣的姨母,在她撮合下,李黄与白衣女子相好,在她们的宅邸盘桓数日。不料,李黄回家就病倒了,感觉头晕身重,不久后,身体竟化作脓水,只剩头颅。家人大为惊骇,前往白衣女子住处查访,却哪有什么佳人豪宅,只剩一座有巨型白蛇出没的荒园。
白蛇化作美女邂逅凡人男子,她身边还有个青衣妇人,这设定是不是十分眼熟?研究者认为,唐代传奇小说集《博异志》里的这个恐怖故事,正是《白蛇传》的源头之一。千年等一回的爱情神话,最初丝毫不美好,白蛇是恶毒的食人女妖,而“小青”彼时还是白蛇的姨母——大约只能叫做“老青”。

电影《白蛇:缘起》讲的是许仙白娘子的前世姻缘,故事背景也放在了唐朝。不过它另辟蹊径,没有使用唐传奇里堪称恐怖片的白蛇传说,而是借鉴了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名文《捕蛇者说》。
此文说湖南永州出产一种黑白相间的奇蛇,有剧毒,但可以入药治病,朝廷下令,百姓可以捕蛇充作赋税,于是人们为了生存,冒着被毒蛇咬死的巨大风险争相捕蛇。而在电影中,同样是朝廷有令、百姓大肆捕蛇,甚至形成了以此为业的“捕蛇村”。白蛇为了拯救自己的同胞而奋力抗争,前世许仙则是机智果敢的少年,与白蛇并肩作战。
不同的是,《捕蛇者说》中捕蛇是为了入药,而电影中百姓捕蛇,则是因为国师要用蛇来修炼道法。在唐代,道教和道士确实颇受尊崇。唐代皇室姓李,道教始祖老子也姓李,所以李唐自称老子后裔,将道教奉为“本朝家教”。唐代确有不少道士曾得皇帝宠信(虽然没有电影中奉为国师那么夸张),道教宫观也遍布全国。图为电影中

三潭映月,原是“三塔镇妖”
受经典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影响,我们通常认为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发生在宋代的杭州。其实,宋代白蛇传说的场地确实移到了杭州,但还在沿袭唐传奇中妖怪吃人的套路,依然谈不上美好。

宋代有个话本《西湖三塔记》,男主角是临安(今杭州)城中名叫奚宣赞的书生——无论名字读音还是身份,都与后来的许仙很接近了。这位奚宣赞游西湖时,搭救了一个名叫白卯奴的女孩。后来,一位老婆婆前来寻她,并把奚宣赞请到家中作客。没想到,当晚冒出一个白衣美妇,非要嫁给他,其实意图吃掉他的心肝。不过,奚宣赞比李黄幸运,因为白卯奴对他心存感念,救他脱险。最后,一位修道真人赶来做法,妖怪们现出原形:老婆婆是水獭,白衣女是一条白蛇,而白卯奴,则是满身白羽的乌鸡。三妖被真人镇在了西湖的三座石塔内。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