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基地日常


文章出自:博物 2019年第05期 作者: 马娟娟 刘莹 

标签: 酷玩意儿   博物广知   

海军基地是军舰的“家”,那么水兵们回“家”之后,是如何生活的呢?为此,《博物》采访了国防科普专家马娟娟老师,跟她聊了聊中国海军基地里的日常。
海军和海军基地也是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海军官兵都必需学习国际海军礼仪。图为泰国海军的军舰来到湛江基地访问,我海军官兵列队相迎,军乐队在迎接仪式中不可或缺。

博物:军舰回到海军基地后,舰上官兵是搬到岸上住呢?还是仍旧住军舰上?

国防科普专家马娟娟:在中国,海军水面舰艇官兵回到基地后,仍然以舰为家,住在舰上。空间有限的潜艇,还有一些不具备住宿条件的小型舰艇及辅助舰船,其舰员在港内不执勤的情况下,可以住在岸上的基地宿舍。

军舰长期泡在水里,底部会附生藤壶等海洋生物,为不影响舰船的机动性,必需定期清除。处理这些东西历来是海军很头疼的问题,经常要派潜水员下水,手持液压刮船器等工具人工铲除。现代军舰底部通常使用特殊涂层,能减少海洋生物附着,铲除的工作量也减小了很多。

博物:常年在舰上生活,舰员们应该都不会晕船了吧?会不会特别渴望上岸?

国防科普专家马娟娟:这个因人而异。舰员虽然都受过专门训练,但大部分人还是没法做到“完全不晕船”,特别是气象条件恶劣、海况差、浪涌大的时候。这时候别说人了,甚至船上的老鼠都会晕,呆傻了似的随船颠簸翻滚,被人抓也不会逃。因出海时间长,很多人适应了船上的颠簸,待到舰靠码头、踏上陆地,反而会出现“晕码头”——就是站在原地或在地面行走,却觉得地面在忽悠忽悠地晃。有人晕码头特别厉害,就宁可呆在船上。

责任编辑 / 刘莹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