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猫》的前世今生


文章出自:博物 2019年第03期 作者: 晓风 

标签: 娱乐底片   

2018年年底上映的电影《龙猫》,是宫崎骏三十年前的作品。它让胖胖的龙猫形象深入人心。据说三十年前,影片最初的宣传标语是“这么奇怪的生物,已经不存在于日本了”,宫崎骏将其改为“这么奇怪的生物,应该还存在于日本吧”。神奇的是,当年动画走红后,宠物市场真的出现了一种动物,名字就叫“龙猫”,长得也和动画里的角色酷似。难道世界上真有龙猫?

因“撞脸”走红

电影里的“龙猫”,大嘴大肚、四肢粗短,浑身毛茸茸的,这身萌系造型,使龙猫成为风靡世界的“大IP”。龙猫的人物设定,其实源自于导演宫崎骏小时候听到的一则传说:那时在东京的乡下,相传有一种通晓隐身法术的精灵,生活在人类周围。不过它只对大人隐身,心灵纯洁的儿童,能看见它的踪迹。宫崎骏以此精灵为原型,创作出了《龙猫》。

两种绒毛丝鼠,都只分布于南美洲。图中浅绿色区域是短尾绒毛丝鼠的分布地,深绿色区域是长尾绒毛丝鼠的分布地。

不过在传说里,并没说精灵长的什么样,宫崎骏画精灵时只好“东拼西凑”——浑圆五短的身材和笑起来的“大呲牙”,来自一部宫崎骏担任编剧的早期动画《熊猫家族》里的熊猫爸爸;粗大的尾巴,来自“狸猫”(也就是貉)的传统形象;肚皮上的纹饰以及叫声,都取自猫头鹰;主创为它起了个名字“Totoro”。

电影刚传入中国时,“Totoro”被直接音译成“豆豆龙”。1992年由我国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时,则译为“托托罗”。后来香港人又为它起名“龙猫”:估计是因其体形似肥猫而取“猫”字,再加上豆豆龙的“龙”字组合而成——这个名字将精灵安详慵懒、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设表现得最为传神,所以流传最广。

《龙猫》火了之后,一种来自南美洲的啮齿类动物——绒毛丝鼠,迎来了春天。此前的市场上,早就有绒毛丝鼠作为宠物售卖,但不温不火。这时,商家发现绒毛丝鼠神似“龙猫”,于是就把龙猫作为它的商品名重新“包装”,一炮打响,成为了热门宠物。到最后,甚至反客为主:不知来龙去脉的人,还以为电影里的“龙猫”,就是仿照着绒毛丝鼠画的。

责任编辑 / 矫天扬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