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虎同行 从俄罗斯到中国


文章出自:博物 2019年第03期 作者: 杨纬和 

标签: 动物世界   博物广知   

我从小痴迷于《动物世界》节目中的野性自然,尤其喜欢威风凛凛的老虎。长大后,我选了动物学专业,并在机缘巧合下,参与了东北虎保护项目——终于亲身体会到与虎为邻的真实滋味儿。
生活在西伯利亚的东北虎

2013年1月,我跟随一位前辈前往西伯利亚东南部。没有飞机、没有美食、没有星级酒店,我们挤在皮卡汽车里,沿着满是冰雪的山路晃荡了近20个小时,才抵达目的地——锡克霍特-阿林保护区。

这里是全球最早开展野生虎保护的地方之一,也是全球老虎保护工作者尊崇的圣地。我们来此“朝圣”,就是为学习先进的保护方法。目前这里的西伯利亚虎保护项目,是在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组织下进行的。项目专家们十分慷慨,将数十年的工作经验倾囊相授:从传统的动物足迹、猎物毛发识别,到先进的红外相机监测、无线电跟踪,以及整套的系统理念。

雪地探案,谁杀死了梅花鹿?

一天,专家带我们去野外调查一处疑似东北虎的捕食现场。望着一地乱糟糟的动物毛发和斑驳血迹,我有些疑惑——东北虎啥时候学会给猎物薅毛了?而且连根骨头都没留下,如此吃干抹净不像老虎的作风。这该不会是盗猎现场吧?

一地凌乱的动物毛发和斑驳血迹
“案发现场”旁有条清晰的拖痕,旁边还有一串老虎足迹,比成年人的拳头稍大一圈。
我们沿着雪地中的拖痕,找到被东北虎吃得只剩头和四肢的梅花鹿尸骸。

距毛发不远,我们又发现一条清晰的拖痕,旁边伴随着成串的老虎足迹。“也可能是盗猎者在这里先将动物杀死去毛,再把尸体拖走。那老虎足迹,说不定是后来东北虎循踪查探留下的……”我心中还在暗自抬杠。

责任编辑 / 潘文君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