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世界 不同的地图

托勒密世界地图公元2世纪
托勒密是古代西方地理学的集大成者,他首次论述了世界地图绘制的关键——如何把球体表面绘制在平面上的“投影法”。目前能看到的《托勒密世界地图》是文艺复兴时期仿制的,但仍忠实展现了古代西方的世界观:地图上主要是欧亚非三大洲,但非洲南部没有绘出,东亚地区含混不清;美洲、大洋洲及南极洲则付之阙如。地中海被完整表示出来,印度洋看起来则像一个巨大的湖泊,而印度洋的南边是一片巨大的“未知的南方大陆”。
托勒密是古代西方地理学的集大成者,他首次论述了世界地图绘制的关键——如何把球体表面绘制在平面上的“投影法”。目前能看到的《托勒密世界地图》是文艺复兴时期仿制的,但仍忠实展现了古代西方的世界观:地图上主要是欧亚非三大洲,但非洲南部没有绘出,东亚地区含混不清;美洲、大洋洲及南极洲则付之阙如。地中海被完整表示出来,印度洋看起来则像一个巨大的湖泊,而印度洋的南边是一片巨大的“未知的南方大陆”。
好几代人以来,许多中国家庭的墙上,都会贴一张中国地图、一张世界地图。盯着地图找城市、找国家,乃至在地图上“神游世界”,也成了不少人的童年乐趣。
由七大洲、四大洋以及花花绿绿的国家组成的世界地图,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然而在地理探索水平不高的古代,人们眼里的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呢?而且,在语言、文化千差万别的世界各地人们心里,地图真的都一样吗?

埃拉托斯特尼世界地图公元前4世纪
在托勒密之前约500年,另一位古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斯特尼根据当时的测量结果以及希罗多德《历史》等古籍中的记录,绘制了一幅更加“初级形态”的世界地图。图中的陆地仍为欧亚非三大洲,但涵盖范围远比托勒密地图更小,未知的部分干脆就不画了。
在托勒密之前约500年,另一位古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斯特尼根据当时的测量结果以及希罗多德《历史》等古籍中的记录,绘制了一幅更加“初级形态”的世界地图。图中的陆地仍为欧亚非三大洲,但涵盖范围远比托勒密地图更小,未知的部分干脆就不画了。
“盲人摸象”的古代地图
和绘画类似,地图也是人们把地理空间“投射”到自己头脑中,再描绘出来的过程。尽管绘制地图所用的测量方法不断进步,但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对地理的认知程度,决定了地图的模样。对世界地图来说,尤其如此。
在古代很长时间里,人们往往对世界的其他角落知之甚少。比如古代地中海文明圈的人们,所认知的世界仅限于欧、亚、非三大洲的部分地区,而对中国、印度、非洲中部和南部等地了解非常有限。古罗马时期的《托勒密世界地图》,就体现了当时地中海文明圈的“世界观”。
责任编辑 / 刘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