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叶鱼 真比目鱼——鲆鲽鳎沙 真成比目


文章出自:博物 2019年第02期 作者: 嘉楠 

标签: 诗词演义   博物广知   

传说在海中,两条比目鱼会贴合成一条整鱼游泳。是真的吗?为了考证它,聂璜上下而求索。

天有比翼鸟,海有比目鱼

“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西方有比肩兽焉……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中有枳(zhǐ)首蛇焉。此四方中国之异气也。”

清嘉庆六年影宋本《尔雅音图》中的比肩兽、比目鱼、枳首蛇、比肩民、比翼鸟。

这是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记载的五种怪物。其中,比肩兽、比目鱼、比翼鸟、比肩民,全是同样的身体结构:每个个体只有一半身子,无法行动。只有和另一位镜像的同类合并在一起,才能走、能飞、能游泳。而枳首蛇正相反,它不用合体,自己就有两个脑袋,头部一个,尾部一个。但这俩脑袋偏又不和美,总在“自相啄啮”。

不少人都试图对这五种怪物做出考证。我更倾向于华东师大尹荣方教授的看法:这五种怪兽,更像是对某张古图的描述。这张图在不同位置画了几个两两重叠的动物,可能有某种抽象含义,比如寓意“相扶相助才能上天入海,互相争斗只能自取灭亡”之类。但《尔雅》的作者面对此图时,已不知其原始含义,只能看图说话,把它们当作异兽来描述了。

这张古图就算真的存在,也早已湮没无闻了。后人根据《尔雅》的文字,重绘了它们的图像。在宋朝的《尔雅音图》(清代影印本)里,其他四个的图像都相当平庸,明显是画师在现实中找不到原型。只有比目鱼这幅,鱼鳍围绕身体一圈,鱼体呈水滴形,和一般鱼形不同,竟和《海错图》中的“箬叶鱼”酷似。难道比目鱼的原型就是箬叶鱼?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