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大陆南美的蜥脚类恐龙


文章出自:博物 2019年第01期 作者: 江泓 

标签: 动物世界   地球村公民   

蜂鸟、树懒、狨猴、羊驼……南美洲动物给人的印象,似乎普遍有点“小确幸”气质。但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块大陆出土了一种接一种巨型恐龙的化石,不断提醒着人们:遥想当年白垩纪,这里曾是泰坦巨龙们的家园!

距今9500万年前的南美洲南部,阵阵晨风卷着白雾翻过山丘。山谷中的河滩边,一只蜥蜴正在河边喝水,却感到大地开始震动起来。

震动声越来越近,先是地平线上浮起一层烟尘,然后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长脖子,接着是一座座小山般的庞然身躯。“轰”地一声巨响,挡在一座“小山”面前的一棵树被撞倒,枝叶四溅。蜥蜴吓了一跳,连忙转身钻进了蕨类灌丛中。

吓跑蜥蜴的“小山”是一群阿根廷龙,当时最大的植食恐龙之一,体长可超过30米。它们平时都在开阔的平原上游荡,今天来到山谷里,是为了繁衍大计。每年产卵季节,怀孕的雌龙们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固定的产卵场,在河滩上集体产卵。

阿根廷龙
本世纪初曾被誉为“史上最大恐龙”,如今仍名列第一集团,保守估计也超过30米长。它们属于白垩纪蜥脚类中最成功的一支——巨龙类,身体的长、宽、高三个指标都十分突出,牙齿也比侏罗纪的前辈更坚固。
蝎猎龙
2008年才定名的中型肉食恐龙,因化石发掘地点有很多蝎子而得名。目前只发现了一个较完整的个体,是典型的“阿贝力龙类”成员,头骨短粗,牙齿细小,前肢已退化成比霸王龙还小的“小短手”。
马普龙
与阿根廷龙生活在同一时期、地点的顶级掠食者,体长可超过12米,在网络上与霸王龙、棘龙、南方巨兽龙、鲨齿龙合称“肉食恐龙五巨头”。化石证据显示它们很可能会集体捕食,足以威胁阿根廷龙这样的巨型蜥脚类。

领头的阿根廷龙突然停了下来,发出阵阵烦躁的低鸣。跟在后面的群龙也随之站住,伸着脑袋想看看前面发生了什么?原来附近不远处,几头蝎猎龙正在啃食一具阿根廷龙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和腐肉的刺鼻气味。其实这种只有6米长的中型肉食恐龙,根本无法对成年阿根廷龙造成威胁,真正的凶手另有其龙:就在昨天,一群马普龙成功伏击了这头阿根廷龙,但就算是这些12米长的巨型猎手也吃不完这座肉山。于是当马普龙吃饱离开之后,蝎猎龙就来捡剩饭了。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