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非主流野猪

须猪:争做油腻大胡子
须猪是东南亚的一种怪猪,分布于加里曼丹岛(婆罗洲)、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和附近岛屿上。它们生得头大身小,脸长腿细,而且从鼻梁、头部两侧到下巴都长满胡须,雄猪尤其浓密,如同张飞、鲁智深的连鬓胡子一般。再加上这副大胡子总是脏兮兮的,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其实须猪的连鬓胡子,对觅食非常有用。它们的栖息生境是湿润的常绿雨林、红树林和海滩,刨地掘食时总会弄得满脸是泥,而丛生的胡须如同“防浪板”,可以阻挡泥水溅进眼睛和嘴里。大胡子还是雄猪的第二性征,越是胡须茂盛的“油腻大叔”,越容易得到雌猪青睐。每年果实丰收的季节,须猪们便临时集结成数百头的大群,求偶的雄猪们也会用獠牙和胡子好好比试一番。

鹿豚:獠牙变花枪
最能颠覆“猪”形象的野生猪科动物,当属印尼苏拉威西岛上的鹿豚(近年研究已把它们分成了3种)。与粗壮威猛的欧亚野猪不同,鹿豚身躯细瘦,毛发稀疏,獠牙更是相当非主流:雄猪的4颗獠牙全都向上生长,尤其是上颌的2颗会接连穿透上唇、鼻腔,然后向后卷曲成弯钩状,仿佛雄鹿的双角,有时干脆来个左右交叉。至于雌猪,则不长獠牙。


说到这里估计你已经猜到了,这副獠牙就是雄性鹿豚求偶时炫耀、打斗的极品装备。由于苏拉威西岛上没有虎豹等猛兽,成年鹿豚在野外基本不会被捕食,因此自卫武器就演化成了花架子——这种鹿角一样的獠牙不仅不适合拼杀,而且会随着年龄越长越长,最后可能戳到脸上甚至扎瞎眼睛!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