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螳记 哥斯达黎加雨林


文章出自:博物 2018年第12期 作者: 朱卓青 

标签: 草木庄园   自然地理   

世界上有大约两千种螳螂,大多数都身材纤瘦,善于伪装成各种植物枝条。只有少数螳螂可以拟态树叶,其中以美洲雨林中的“南美叶背螳”尤为特殊,身材竟然长成又扁又宽的“叶片”。我自从八岁时在百科全书上看到它,便一见钟情,此后每每在自然纪录片中偶见它的倩影,都会怦然心动……十六年后,我已攒够了钱和野外经验值,决心不远万里,赴雨林亲睹其芳容,以圆我童年美梦。
维拉瓜雨林

杯水之恩,重逢之约

2016年3月,我来到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在机场边租了辆破旧小车,就开始在前往维拉瓜雨林公园的林间公路上飞奔。哥斯达黎加地处南、北美洲之间的狭长地带,东西海岸相距只有几百公里,中间却隔着一座3000米高的火山。公园所在的东海岸,常年处于加勒比海风的吹拂下,气候温暖湿润,雨林葱郁茂盛。根据昆虫学界的情报,我要找的南美叶背螳就生活在这里。

草莓箭毒蛙,主要生活在丛林下的落叶层。它皮肤分泌的黏液中,含有具神经毒性的生物碱。

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来。两年前,我就来这里寻找过叶背螳,虽然最后空手而归,却结下一段不解之缘。返程前一天下午,我还在僻静的山林里探查,发现有间小屋藏在树丛后。透过破旧的篱笆,看见两个当地人坐在屋前乘凉,我立马来了精神。要知道,初来乍到找动物,把图片给当地人看,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不过西班牙语我只会说“谢谢”,而当地人大多不懂其他语言。我走过去,先微笑招手,接着打开手机里的图片,比划着询问周围有没有叶子似的螳螂。男主人艾力克斯并不急着回答,而是叫来屋里的妻子。女主人让我把手里的空水瓶给她,不一会儿笑着把瓶子递回我手中,里面灌满了清澈的凉水。我先是一愣,接着连连道谢,他们热情地邀我进屋,一直呆到夜幕降临。

相比白天在万树丛中里找“树叶”,我更喜欢夜寻——视线专注于头灯前方的小片区域,灯光还能使叶背螳落下的阴影更明显。我出门搜寻到晚上10点,发现头灯变暗急需充电,赶紧回到小屋求助,这家人又慷慨地让出了插座。我突然想到,语言不通,可以画画!便要来纸笔,画了张简陋的世界地图,告诉他们我来自中国。又画了只叶背螳,这次艾力克斯似乎看明白了,咿咿呀呀说了一堆西班牙语,女主人则打电话找来懂英语的朋友做翻译。原来,他的确在这片雨林见过叶背螳!可明天一早,我就要离开哥斯达黎加了,于是我们约定,下次寻螳之旅再会。

责任编辑 / 潘文君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