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貂?假貂?
标签: 动物世界

你穿的“貂”,并不是貂……
如今服装市场上的黑、白、棕、灰等各色“貂皮”,都来自养殖场里的北美水貂,不会危害野生动物。但如果非要较真,这些为人类穿衣而献身的北美水貂,还不能算真正的貂——“貂”指鼬科、貂亚科、貂属的成员,而北美水貂属于鼬亚科、水貂属,跟黄鼬关系更近!叫“北美水鼬”更合适些。只是它们的毛皮质量确实不错,“水貂”一名在国内也早已约定俗成,所以说是貂皮也没问题。
和其他几种鼬一样,北美水貂身形细长,柔韧性极佳。它们喜欢栖息在河湖沼泽附近,捕食水中的蛙、鱼、虾、蟹和水生昆虫,密实的皮毛使它们在冷水中不会冻僵。不过比起水獭,水貂的鼻孔、耳孔缺少能在水下关闭的瓣膜,作为触觉感知器的“胡须”也不够发达,因此潜水捕猎的本事差些:水貂往往要先在岸边看准猎物,再跳进水里争取一击命中。还好它们的陆上战斗力不差,食谱中有相当比例是地面上的鼠类、鸟类和昆虫。


在近代美国和加拿大,北美水貂原本和银狐、河狸一样,是被大肆捕猎的“毛皮兽”,到19世纪末野生水貂几乎要濒危。所幸这时人们发现,水貂在人工饲养下生长良好,繁殖也不难。20世纪40年代,水貂养殖在丹麦、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率先实现了产业化,人们还像对待家畜一样改良水貂品种,培育出各种毛皮色型。
如今全球每年出产水貂皮数千万张,丹麦、中国和美国的产量位居前三。尽管对养殖场“虐待动物”的抗议声此起彼伏,但来自养殖场的水貂皮和牛皮、鸭绒一样属于合理利用,也比石油化工原料制成的人造皮草更“环保”。更重要的是,水貂以及银狐、蓝狐等毛皮兽的大规模养殖,使它们在野外的同类和亲戚们,再也不用遭到铺天盖地的追杀……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