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仙的亲戚们
标签: 动物世界

挪威寒冬中的雪地里,一只白鼬成功捕获田鼠。

白鼬:白毛猛猎手
在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黄鼠狼”不是黄鼬,而是白鼬。黄鼬主要生活在东亚和西伯利亚,而白鼬几乎活跃在整个亚欧大陆北部、北美洲北部,还被人工引入到新西兰——本想让它们灭鼠,不料这些“小强”成了入侵物种,把不少本地鸟类折腾到了濒危。
在中国北方,白鼬的分布区域和黄鼬重叠,东北传说中的“白毛黄大仙”很可能就是它们。其实白鼬只在寒冬才一身白毛,开春后就会换上褐色“夏装”。不过夏毛形态的它们,从下巴、肚皮到后腿内侧的整个腹面仍是白色,加上尾巴短(不到身长的1/3),很容易和黄鼬区别开。
白鼬的体型比黄鼬小,体重不超过400克,但捕猎技巧不在黄鼬之下。它们的典型“大招”是像猫一样咬住猎物后颈,迅速致命。除了小型鼠类、小鸟和昆虫,白鼬的猎物清单还包括体型比自己大的野兔、松鼠,一顿吃不完就拖进洞里储存起来。在英国,白鼬食谱中高达65%是野兔和家兔,堪称兔子克星!
伶鼬:嗜血小恶魔
伶鼬是最小的食肉目成员,从头到尾只有15~25厘米长,体重在30~230克之间。它们在北半球分布广泛,外表、毛色都酷似缩小版的白鼬。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